-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第15课李清照词二首
学习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人生遭际、文学地位。2.相识李清照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3.初步体会李清照词婉约和谐美丽的特点,即阴柔的美。4.体会李清照词中通过争论来画龙点睛的手法及心理活动的描写。
菩萨蛮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诗意解读这首词是作者晚年的作品,抒发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软,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慢慢温煦起来。南方早春人们换著夹衫,欣喜万分。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冬去春风闲适安静,心情基调是欢欣的。
下片转写思乡,情调突变。“家乡何处是”不仅言家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颈北向,遥望家乡。“忘了除非醉”,平白如话,却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说明只有醉了才能把家乡忘掉,醒悟时则无时无刻不思念家乡。结尾二句详细描写上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厚;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剧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干脆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
名句识记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考点演示本词通篇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这首词通篇采纳对比手法,上片写早春之喜,下片写思乡之苦,以美妙的春色反衬有家难归的悲凄,深切感人。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父是当时的闻名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的行政长官。他们婚后的生活很优裕,搜集了大量的书画金石,共同从事学术探讨。“靖康之变”后,李清照的家庭遭到严峻摧残,她也被迫南渡,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她又在浙东亲历变乱,四处流浪。此后在孤苦孤独中度过凄惨的晚年。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女词人,工诗能文,更擅词。从她的词中可以看出,她的生活领域和精神境界比封建社会的一般女子宽敞。她前期的词作真实地反映了闺情思绪,表现出对大自然的酷爱和对爱情的追求,词风明快妍丽,婉约动人,清俊疏朗。南渡以后,她的作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忧国忧乡的心情,流露出了她对北方失地的深切怀念。在她后期的词作中还充分地表达了其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的不幸命运。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是婉约派的代表。她的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经常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入词,极详细、极细致地反映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遣词造句有独到的创建性,又极为贴切自然,且格律和谐,富有音乐美,人称“易安体”。早年著有《词论》,她的《漱玉词》已失传,现只有70多首。诗词以南渡为界,早期韵调美丽,但多闺情相思之作,后期含蓄深厚,社会意义较强。词语精工,善营意境,语言艺术精妙独到,可跟南唐后主李煜比美。后人辑有《李清照集》。
二、写作背景
《鹧鸪天·桂花》
北宋末年受党争的牵累,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死后,她曾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约十年之久。摆脱了官场上的钩心斗角,离开了都市的喧嚣,悉心探讨金石书画,易安室中畅怀对饮,唱和游戏,给他们的隐退生活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无穷的乐趣。他们忘名远利,双双沉醉于美妙、和谐的艺术天地中,此情此景,和桂花那种“暗淡轻黄”、“情疏迹远”,但求馥香自芳的韵致是何等的相像。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这首词是李清照特定情怀的反映,是一种寄寓和隐喻。
《永遇乐》
此词是“靖康之变”后,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宋)张端义《贵耳集》上卷:“李清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可见本篇当是词人晚年流离南宋都城临安期间所作。靖康之变后,李清照举家南逃,起先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丈夫赵明诚病死,建康形势紧急,李清照再度流亡在浙江、福建之间,孤身一人,漂泊无定,境况极为凄惨,最终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这时期,李清照的作品较前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忧国怀乡的心情,以及在孤寂生活中深重的哀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的命运。这首词即是在临安寓居时所作,表达了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1.填空。
(1)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所作词,前期多写悠然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其词强调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5单元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 2024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二节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习题新版沪科版.docx
-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分数的认识4.3分数的基本性质4.3.1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1冀教版.doc
- 2024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导学案新人教版.doc
- 2024学年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2MyCountryandEnglish_speakingCountriesLesson10TheU.K.教案冀教版三起.doc
- 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1What'shelike单元教案7人教PEP版.doc
- 六年级数学上册四解决问题4.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同步训练北京版.doc
- 2024年高中物理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四年级数学上册8.1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案苏教版.docx
- 2025版高考英语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模块五Unit2Theenvironment教案含解析牛津译林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