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6、漫话津里古镇.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漫话津里古镇

高学书

三易其名

一湖烟水环宝地;两岸云山排镇东。津里,这个山青水秀,环境幽美的古老小集镇,六百多年以前,她还是三五渔家、星星灯火的一个小小渡口。

津里这个名字,因三面环水,集镇位于其中而得名。古时津里原名津津。据朱氏德碑和危素撰写的《皇陵碑》记载,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哥朱镇,生于津津。(即现在的津里)。

到了清朝,津里又称津泥,当时是个二三十户的水围子,围外有稀疏几户人家,因围子四周是水,中间陆地,故叫津泥。太平天国时才集居成镇,太平天国的友军﹣﹣捻军的驻地小营盘,就在津泥的北面。

民国十五年(1926年),津里的杨墅州,创办津里小学,书写校牌时,才将津泥改为津里,直到如今。

二、一副对联

清朝光绪二十七年(1901),徽州人杨士晟,做过苏州道台,知识渊博,善书法,曾为津里杨家祠堂,书写杨氏宗祠四字。为教育其宗族,撰写了一副对联:辞金愧友,立雪尊师。旨在教育后生们要树立廉洁奉公,和尊师重德的风气。每年春节,津里凡是姓杨的人家,都要张贴此联,一直延续至今。

上联是引用杨震拒贿的典故。杨震东汉华阳人,字伯起,少好学,明经博览,时称关西孔夫子。五十岁,任荆州刺史,为官清廉。他有一好友王浩瀚的表兄苗某吃了官司,一日深夜,王携带纹银五百两,欲行贿于杨震,求杨为他表兄开脱。杨震不顾好友,当场拒贿。王浩瀚再三劝收,并说:夜间无人知晓,收下何妨?杨震严肃地说:不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吗?故姓杨的称四知堂。由于杨震拒不受贿,王浩瀚只好抱愧而退。

杨震是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在当时社会,他能如此清廉,不循私情,维护法纪,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仍可为后人镜鉴。

下联是引用程门立雪一则成语。说的是,宋代将乐人杨时,字中立。据宋史《杨时传》记载,杨幼时天资聪颖,能写一手好文章,年龄稍大就专心研究经史。熙宁九年考中进士。当时,河南的程颢、程颐弟兄二人已很有名气,附近很多慕名之士都来听他讲学。杨时不去做官,特地赶到河南颖昌,拜二程为师。后来回南方时,老师程颢亲自送他,高兴地说:我所讲的道理,将传到南方去了。

杨时回到福建家乡之后,又在江苏无锡讲学。四年后得知老师程颢不幸去世,前去河南吊唁。在洛阳遇见程颐老师,他和同学游酢(zuo)去见程颐,看见程颐正坐在那里打瞌睡,未敢惊动,就站在门外等候。那天正好下雪,等程颐醒来,才看到他们站在门外,而地上的雪已积了很厚,可见已等了很久。后来人们就把这事,作为尊师重道的故实。

三、三十年代的津里小学

三十年代初,津里文化十分落后,仅有两所私塾。少数财主家子弟,都到外地就学,多数贫户孩子,失去入学机会。津里的一些热心教育人士,自发献款,办起了一所贫民夜校。

津里中心小学,创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其前身就是贫民夜校。起初设在杨氏宗祠,开设四个班,共有学生二百余人,由地方进步青年,担任义务教师。教材是自编小册子,叫贫民干字课,内容是社会上常用的词语。办学经费,是地方筹划的。招收的学生,大都是贫户的孩子。民国二十年(1931),这所贫民学校,由盱眙县政府接办(当时嘉山尚未设治,津里属盱眙县辖),改名为盱眙县津里中心小学。校址迁至津里南头(现供销社住址)。新建校舍约三十间,有大礼堂,教师宿舍,还有操场、校园。开设八个班,由盱眙县政府委派津里杨墅州任校长,龚省三任教导主任,先后聘请的教师有金公亮(共产党员)、何均生,及女教师李必如等。

共产党员金公亮,利用学校阵地,进行革命活动,结合课堂教学,灌输马列主义真理。他联络倾向共产党的教师,贯彻陶行知先生倡导的手脑相长,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金老师通过各种方法,潜移默化地宣传革命道理,师生中传诵着一些革命的诗歌。如:胎儿是胎母的破坏者,鸡雏是鸡卵的破坏者。旧的不破坏,新的不会来。及《梦见妈妈》:妈妈呀!儿岂愿把美丽的家乡忘记,为实现小我的理想,必须铲除大地的疮夷……

体育教师国民党员李德斋,却加以干扰,宣扬实施党国教育,反对学习晓庄师范的教学经验。因此,李对金公亮多方抵制。他认为金在语言行动上,和社会不相融洽。他平时对一些倾向共产党的教师也非常注意,发现有可疑的地方,就向校长杨墅州回报,说津里小学教师中有共产党在活动,提请校长注意。杨校长一心办学,任人唯贤,并未理会他的挑唆。一天,李在学生中查出一本活页文选,便以此为依据,大放厥词,一口咬定金公亮为怀疑对象,迫使校方解聘。当时在国民党的压力下,杨墅州也无能为力,只好忍痛割爱,让金公亮离开了津里小学。

金被解聘后,李德斋一伙气焰更加嚣张。他们在学生中大肆搜查,将一些活页文选和进步书刊全部焚烧,并在校内造成恐怖气氛。此后,教师辞聘、学生减员,校长杨墅州也被李等上告纵容异党活动,而被盱眙县政府免了职。

四、津里业余剧团

千古英雄收眼底,数声雅调拓胸襟。京剧是津里小镇的传统文娱活动。早在四十年代初,津里就有一个俱乐部,设在津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