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消毒技术(108)(副高级)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pdf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消毒技术(108)(副高级)复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pdf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消毒技术(108)(副高级)复

习试卷及解答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在消毒技术中,用于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达到无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是:

A,高压蒸汽灭菌

B,紫外线消毒

C.化学消毒

D.物理消毒

答案:A

解析:高压蒸汽灭菌法是一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它通过高温高压的蒸汽来杀灭微生

物,包括细菌芽胞,是达到无菌保证水平的要手段。紫外线消毒主要用于表面和空气

消毒,化学消毒使用化学消毒剂,物理消毒包括干热灭菌和辐射消毒等,但这些方法不

能达到无菌保证水平。因此,正确答案是A。

2、以下哪种消毒剂不属于高效消毒剂?

A,过氧化氢

B.乙醇

C,次氯酸钠

D.碘酊

答案:B

解析:高效消毒剂能够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过氧化氢、次氯酸钠和碘

酊都属于高效消毒剂。乙醇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但其消毒效果不如上述三种,通

常只能达到中效消毒水平,因此不属于高效消毒剂。正确答案是B。

3、在消毒技术中,以下哪项不是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

A、破坏细菌细胞壁

B、破坏细菌蛋白质结构

C、破坏细菌核酸

D、增强细菌的抵抗力

答案:D

解析: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质结构以及核酸,从

而杀死细菌。选项D“增强细菌的抵抗力〃与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不符,因此是错误

的。正确选项是D。

4、以下哪种消毒剂在消毒过程中对人体皮肤刺激较小?

A、过氧化氢

B、甲醛

C、乙醇

D、碘伏

答案:C

解析:在消毒剂中,乙醇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性相对较小,常用于皮肤消毒。过氧化

氢、甲醛和碘伏的刺激性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高浓度下使用时。因此,选项c乙醇是正

确答案。

5、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适用于下列哪项?

A.电子仪器

B,纸质制品

C,塑料制品

D,油脂类

答案:D

解析:环氧乙烷气体灭菌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多种材料,包括不耐

高温和湿热的医疗器械、精密仪器、书籍、皮毛、棉织品、塑料制品、各种导管及内窥

镜等。然而,油脂类物品由于其化学性质,容易与环氧乙烷发生反应,导致物品损坏或

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不适用于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6、下列哪种消毒剂不适用于黏膜、伤口创面的冲洗消毒?

A,有效含量0.2%的氯已定

B,30g/L的过氧化氢

C,含有效碘0.5%的碘伏

D,含有效碘0.05%的碘伏

答案:C

解析:在消毒技术中,选择适当的消毒剂对黏膜和伤口创面进行冲洗消毒至关要。

有效含量0.2%的氯已定、30g/L的过氧化氢以及含有效碘0.05%的碘伏都可用于黏膜和

伤口创面的冲洗消毒。然而,含有效碘0.5%的碘伏由于其碘浓度较高,可能对黏膜和

伤口造成刺激或损伤,因此不适用于这些部位的冲洗消毒。

7、在医院环境中,对于耐药菌株感染患者的病房,最适宜采取哪种消毒方法?

A、紫外线照射消毒

B、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C、酒精擦拭消毒

D、高温蒸汽消毒

【答案】B

【解析】对于耐药菌株感染患者的环境消毒,需要使用高效且能广泛杀灭微生物的

消毒方法。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包括耐药菌在内的多种微生物,适用于此类

情况。

8、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化学消毒剂效果的因素?

A、消毒剂浓度

B、消毒时间

C、环境温度与湿度

D、消毒剂的颜色

【答案】D

【解析】影响化学消毒剂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消毒剂的种类与浓度、作用时间、环

境的温度与湿度以及污染物的存在等。消毒剂的颜色并不直接影响其消毒能力。

9、在消毒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消毒效果下降?

A.消毒剂浓度过高

B.消毒剂浓度过低

C.消毒时间延长

D.消毒剂与被消毒物品充分接触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