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4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考
情
统
计;;;3.察举制:确立于时,其主要特征是由依据考察、选取人才并举荐到中央,经过试用考核或者考试而任命官职。
4.均输平准
(1)均输:时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一般贡品按当地市场价格,折合成当地的,交给均输官,由其负责运到其他价高地区销售。既可免除各郡国输送贡物入京的繁难,减轻的劳役负担,又可避免贡物在运输中损坏和变质,。;(2)平准:在长安和主要城市设立掌管的官吏,利用均输官所输物资,根据市场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5.豪强地主:东汉时豪强
;;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的,造成东汉时期阶级矛盾尖锐。;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治理效果;二、西汉的强盛;;经
济;[关联思考]如何理解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1)对政治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秩序稳定。
(2)对社会生活:塑造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对选官制度:重视个人品德,儒学经典成为考试内容。
(4)对法律教化:律令儒家化,礼法结合。儒学通过家训、乡约等形式深入社会基层。
(5)对基层治理:影响基层组织的自我管理,基层治理具有礼法结合的特征。
(6)对文化教育:影响史书编纂、人物评价、文艺创作等,垄断教育。;[地图解读]西汉形势图与秦朝形势图比较解读;三、东汉的兴衰
1.西汉灭亡与王莽政权;2.东汉兴衰;[知识点拨]豪强地主经营土地的主要方式
(1)田庄经营——依附农民依附性极强,集体耕作,自给自足。
①时间:西汉末年兴起,东汉盛行,唐朝衰落。
②特点:多种经营,自给自足。聚族而居,宗法色彩浓厚。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中央无力时易形成封建割据。吸纳流民,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社会秩序。
③田庄的出现和存在是国家贫弱和政局不稳的表现。
(2)租佃经营——佃农依附性减弱,个体农耕自给自足。;四、两汉的文化;科
技;[思维模版]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原因的思考角度
(1)政治: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
(2)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3)交流: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传承:对之前科技文化成就的继承和发展。
(5)人物:代表性人物的贡献,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提示](1)变化:西汉时期相较于秦朝,在西部版图上的主要变化是张骞通西域后,西汉政府开始控制西域地区,这标志着汉朝的疆域首次扩展到了河西走廊以西,将中原与西域通过河西走廊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包括今天新疆地区在内的更大版图。
机构设置: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将河西走廊纳入郡县体制。;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
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视角2国家治理
材料三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
“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问题](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特征并简析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深化拓展]
一、从汉初到汉武帝政策的转变
1.中央制度:从三公九卿到设立中朝→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2.地方制度:从郡国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期中家长会(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1).pptx
- Unit9LearningLesson1ActiveLearning课件-高中英语北师大版(2019).pptx
- 《拟行路难其四》课件-高二语文精制教学资源(选必下册).pptx
- 第四单元多样的生物(知识清单)-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速记巧练(冀人版).docx
- Unit3SportsandFitnessReadingforWrit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3.pptx
- 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课件--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1).pptx
-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一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pptx
-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课件-高二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pptx
-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说课课件-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pptx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pptx
- 江苏省扬中市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冲刺卷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光华中学中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doc
-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重点达标名校2025届中考生物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天津市和平区汇文中学中考试题猜想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宁夏银川市宁夏大附属中学中考历史模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省吴江市青云中学2025届中考历史最后冲刺卷含解析.doc
- 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四校2025届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2.doc
- 郑州市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历史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2025届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历史卷含解析.doc
最近下载
- 维修电工高级实操题库.pdf VIP
- 桥梁工程墩柱、盖梁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doc
- 2024-2025学年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图形的变换 综合素质评价(含答案).pdf VIP
- 移动厕所投标方案(技术标 310页).doc
-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电子电工单招试卷-B卷.docx
- 2025年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GB+30871-2022国家新标准规范.pdf
- 学生处处长述职报告范文.pdf VIP
- 国电乐东发电公司配煤掺烧全流程动态优化系统介绍(罗荣).pdf
- GB50433-20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