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人教版下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检测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第一套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盥洗(huà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执拗(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炮烙(páo)
D.踌躇(chú)逡巡(qūn)洿池(kuā)饿莩(piǎo)
答案:C
解析:A项“盥洗”的“盥”应读“guàn”;B项“两靥”的“靥”应读“yè”;D项“洿池”的“洿”应读“w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牲醴赎罪川流不息
B.烟蔼聘礼鞭笞义愤填膺
C.桅杆掌舵崔嵬扪参历井
D.抚膺潦倒敕造哀声叹气
答案:C
解析:A项“寒喧”应为“寒暄”;B项“烟蔼”应为“烟霭”;D项“哀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
D.导演对筹拍的这部电视剧主要角色的人选讳莫如深,记者得不到任何信息,大失所望。
答案:D
解析:A项“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此处望文生义;B项“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与语境不符;C项“画地为牢”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与语境不符;D项“讳莫如深”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使用恰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加快对外太空的开发、探索和研究,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B.他的创新设计投入生产仅三个月,就为公司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为这项设计付出的所有努力和取得的成绩终于得到了回报。
C.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社会导向、父母意愿、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诈骗,处罚极其严厉。
答案:A
解析:B项“取得的成绩”与“得到了回报”搭配不当;C项“受……等因素的影响”和“是……造成的”句式杂糅;D项“受惠于”应改为“使……受惠”。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一大批主要人物,初步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B.《祝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小说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的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C.《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
D.《劝学》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性善论”。
答案:D
解析:荀子主张“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
6.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蜀道难》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
B.《登高》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琵琶行》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是全诗的主旨句,表达了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情感。
D.《锦瑟》一诗,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而是借瑟以隐题,追忆华年往事,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答案:D
解析:《锦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怅惘,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迷茫,并非单纯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7.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中的“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8.下列句子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答案:C
解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是定语后置句;A项是宾语前置句;B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C项是定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