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自泽州至星轺》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自泽州至星轺》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自泽州至星轺》含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自泽州至星轺①

王铎②

村舂招暝入,迟滞日红开。

飞鸟刊③云下,行人抵树来。

离离山枸劲,刺剌④土藤颓。

几处茅檐裹⑤,悲凉不忍裁。

[注释]①本诗出处王铎的《赠袁枢书画册》。②王铎(1592——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③刊:刻。④刺刺:象声词,状风声。⑤裹:今作“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村舂暝入,迟日红开。在这里,诗人使用视听结合、拟人、比喻等手法,描绘了一幅山村秋夕图,寄寓着诗人淡泊、平静的心绪。

B.颔联中诗人抓住“飞鸟”“行人”两个典型意象,视听结合,俯仰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以飞鸟和行人为代表的秋景的动态之美。

C.颈联诗人写山枸离离,土藤刺刺,展现了山枸劲键丰茂,土藤萧瑟零落的秋色,突出了秋天多姿多彩的一面。

D.尾联中诗人描写了三三两两的茅屋,点缀在精美的秋色中,为画面增添了更多的生机。

16.在写景上,这首诗称得上诗中有画,请联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来理解这首诗歌。

15.B16.①《故都的秋》勾勒了五幅秋景图:秋晨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通过“破屋”“秋草”“落蕊”“秋雨”等意象描绘了具有“清”“静”“悲凉”意境的北平之秋。

②本诗描写了四幅秋景图,其中,“村舂暝入”“飞鸟刊云”“土藤剌剌”和“几处茅檐”让人有“清”“静”之感。

③本诗和郁达夫《故都的秋》都是从“悲凉”的角度感受秋色并获得满足愉悦,其中“土藤颓”和“几处茅檐”画面都透入了些许“悲凉”之感,既是“悲秋”情结的再现,又流露出诗人心境的低落黯然。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视听结合”错误,颔联写飞鸟刊云行人抵树,都是视觉,没有听觉。

故选B。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情感的能力

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主要通过五幅秋景图来展现:秋晨庭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话凉、秋日胜果,其中所选意象“牵牛花”“秋草”“枣子”“落蕊”“天空”“破屋”等颜色浅淡、冷寂,形体细长、清雅、衰败,描绘了具有“清”“静”“悲凉”意境的北平之秋。

本诗首联描绘了暮色之中村舂声声、红日西沉如同花开的静谧、和谐的山村秋夕图;颈联展现了山枸劲键和丰茂、土藤萧瑟和零落的秋色;尾联写几处茅檐透着“悲凉”,让人不忍裁剪。景物带着秋天特有的清静、悲凉的味道,正是秋天所独有的一份美。

本诗和《故都的秋》既是“悲秋”情结的再现,又流露出诗人心境的低落黯然。就像郁达夫在故都的秋色里当然是愉悦的,本诗作者也在感受秋色中获得满足愉悦;然而,作者越是对这清、静、悲凉的秋感到欣赏和愉悦,越是沉溺于此,越显露出作者心境的寥落黯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