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20CCSB31
3402
芜湖市地方标准
DB3402/T36—2022
大球盖菇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hecultivationofstrophariarugoso-annulatainthe
field
2022-12-12发布2023-01-01实施
芜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02/T36—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芜湖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芜湖野树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芜湖市湾沚区农业农村局、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人民政府、南京吾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康之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市湾沚区六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芜湖市湾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芜湖县野树林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芜湖县食用菌协会、安徽美意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腾龙、许忠、李娟、金媛媛、王继红、孟雪、朱志国、曹娟、许安、李雪梅、汤荣海、汤静、韩卫龙、陶玉林、方静、韩晴、邵丽、奚夏丽、韦群。
DB3402/T36—2022
1
大球盖菇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大田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季节、生产与管理、采收、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
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大田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2728食用菌术语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DB34/T2021食用菌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为地势平坦、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不板结的水田。生态环境基本要求应符合NY/T391的规定。
5栽培季节
适宜播种时间宜为2月~4月、9月~11月。
6生产与管理
6.1培养料配制
以各种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选用稻草、麦秆、稻壳、玉米芯、杂木屑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配方见附录A。
6.2料堆发酵
料堆发酵操作如下:
DB3402/T36—2022
2
a)按配方制作培养料,将培养料粉碎至0.5cm~5cm大小,用2%石灰水充分混匀,调节水分含量在70%~75%;
b)将培养料堆成宽2m、高1.5m~1.8m,长度不限的料堆;
c)在料堆上每隔1m~2m垂直向下打10cm~15cm的通气孔;
d)发酵:
1)闷堆2天~3天,当温度达到60℃~65℃保持2天,进行第一次翻堆、打通气孔;
2)当料温再次达65℃左右时,保持2天,进行第二次翻堆、打通气孔;
3)再发酵,当料温达65℃左右时,保持2天后发酵结束,发酵好的栽培料含水量在65%~70%、质地松软且无酸臭氨气味;
e)培养料发酵好后及时散堆降温,当料温降到28℃以下后即可铺料播种。
6.3播种与发菌
6.3.1整地
先将大田旋耕一遍,平整土地,四周开好排水沟。
6.3.2消毒
按照菇床宽60cm~80cm,沟宽60cm划线,消毒杀虫,所用药剂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
6.3.3铺料
在菇床上均匀铺料,厚宜为18cm~25㎝。
6.3.4播种及接种量
6.4.4.1播种
通常采用撒播,料层中间穴播和表面撒播播种。播种后料面适度压实,使菌种与培养料充分接触。表面铺厚2cm~3㎝的培养料。
6.4.4.2接种量
每平方米用1000mL菌种。
6.3.5覆土
播种后表面覆盖厚度为3cm~4cm疏松土壤,覆盖土壤含水量宜为20%~25%。覆土后在土表面盖上一层1㎝~2㎝的稻草或麦秆。
6.4发菌期管理
6.5.1发菌温度控制在15℃~30℃、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70%。
6.5.2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一般播种培养25天~35天菌丝长满培养料,进入出菇管理。
6.5出菇管理
菇体湿度低于70%,适时喷水,空气相对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34_T 4530.1-2023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 第1部分:培育指南.docx
- DB34_T 4530.2-2023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高端品牌企业培育 第2部分:评价规范.docx
- DB34_T 4531-2023 安徽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数据接口规范.docx
- DB34_T 4533-2023 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体系要求.docx
- DB34_T 4534-2023 植物源性产品中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docx
- DB34_T 4538-2023 城市大脑场景接入规范.docx
- DB34_T 4540-2023 深部软岩巷道预应力锚杆(索)支护技术规范.docx
- DB34_T 4550-2023 固态自旋量子磁力测量技术性能表征.docx
- DB34_T 4552-2023 电站锅炉水处理系统运行检验技术规范.docx
- DB34_T 4560-2023 村级一事一议操作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