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说理的要素训练—危害分析.docx

2025年上海市高考作文备考之议论文说理的要素训练—危害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议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发现问题、针砭时弊,从而廓清认识,甚至匡时济俗。许多流传千古的议论说理巨制往往体现出震耳发聩的震撼力量,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写好了危害分析。如教材中的《师说》《过秦论》《拿来主义》等。学生如何构建危害分析的逻辑思维体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

1.培养“由点及面”的横向思维

这里包含两种思维方式,一是“由此及彼”,即由一个危害点,联想到其他相关的危害点;二是“由个体到整体”“由个体到集体到国家社会”,即由个体这个点扩散到群体这个更大的范围,以此凸显危害面之广。

唐代文学家李翱在《杨烈妇转》中有一段精彩的说理文字: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

在大敌当前,众人怯守的关头,杨氏从后果分析的角度力陈利弊,第一处划线句中杨氏分析如果临阵脱逃所产生的后果,一是丢县城,二是丢仓廪,三是丢府库,四是丢百姓,将种种后果一一例举,证明弃城而逃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二处划线句中杨氏指出百姓若弃城而逃,不仅丢了祖先的坟墓,而且失身为贼,有效激起百姓要与官员同仇敌忾的情感认同。

??又如学生习作《勿让品位形式化》语段:试想,若是这种形式化品位成为主流,会有怎样的后果?如果一个人被形式化的品位所局限,本来多元化的品位变得单一、庸俗,他将陷入一种固步自封的泥潭,摒弃了对品位的独立思考,而成为世俗中既定“高品位”的奴隶,被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对品位的质疑能力。此外,站在社会层面,这样形式化的追求品位会形成奢靡之风,促使人们攀比心理的野蛮生长,使利益冲突趋于显性化。这将助长社会的浮躁之气,造成非理性的竞争以追求所谓“品位”。

该文针对人们过度追求品位的现象,从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分析了其危害后果,有点及面,思考全面,分析深入。整体思维特点体现为“由点及面的横向思维”,如下图:

例文

(21金山二模)有人说,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看别人生活,二是生活给别人看。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例1:个人的生活习惯扩大了会影响社会。看别人生活满足人们的偷窥欲,而生活给别人看满足的是表演欲。二者若不加以节制,社会生活将会是人人虚假,人人窥探。湖南台真人秀制片人曾坦言,没有哪个综艺、真人秀是没有剧本的。没有信誉可言的社会会给所有生活在这儿的人带来灾难。“看”和“被看的模式远方是不可相信的生活。——《镜头之外》?

2.培养“由浅入深”阶梯思维

即先分析浅层危害,再论由此导致的深层后果,从而深化后果的严重性,以体现批判的力度。其具体的思路是:从看得见的后果危害写起,以此为思考的起点,进一步思考这种表层危害会进一步引发怎样的后果,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推理模式,将分析引向深入。

以学生习作《群中独处》为例:群体间消息更新马不停蹄,八卦嚼舌推陈出新。在这锅热闹沸腾的汤中,我们常常为凡人琐事所羁绊,在热闹嘈杂与身份切换的庸碌间遗忘了自我独处的能力。从根本而言,是“群”式交往的爆发性、强制性力量挤压了个体自我的生存空间,个体广阔的外在自由距离被逼仄进狭小固定的“群”里,“群”内空间的有限性与个体自由的无限性形成尖锐矛盾,使人们不得不让渡独立个体本应有的权利,而以一种有苦难言的异化状态“孤独”地置身于群体的声浪与喧嚣之中,自怨自艾,顾影自怜。进而在内心世界中萌生出脱身群体,“离群索居”的诉求。

在这则后果分析的语段中,作者先写到“为凡人琐事所羁绊”和“遗忘了自我独处的能力”,以此入手展开深度思考,分析“后果”之后的“后果”,先是“挤压了个体自我的生存空间”,由此推出“让渡独立个体本应有的权利”,进而推出“自怨自艾,顾影自怜”的后果,最后推出“脱身群体,离群索居的诉求”。各点之间呈现步步上升(深入)态势,我们可概括为“由浅入深的阶梯思维”,如下图:

(21金山二模)有人说,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两大误区,一是看别人生活,二是生活给别人看。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例:然而,“看别人生活”虽似乎确凿能以给人动力目标而助力个人自己的生活,但是其带来的危害似乎更难以忽略。其一,别人的生活可能会扰乱各人对自己的正确定位。王健林定下的“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于更多普通大众断然不是小目标,没有了明确的定位而一味好高骛远,则难免眼高手低,终无所成。再者,别人的生活终究是别人的。若只观别人生活:而疏忽了自己的生活,自然是得不偿失。“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