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基础知识2.pptx

  1. 1、本文档共1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基础知识;第一节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与性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

;一.四气五味;2.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3.四气的作用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4.四气的意义

阳热证用寒凉药,阴寒证用温热药,这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不得违反。

如果当用热药用了温药,或当用寒药用了凉药,则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反之,当用温药用了热药,或当用凉药而用了寒药,则病轻药重,易伤阴或伤阳。

如果用寒凉药治寒性病,温热药治热性病,则必然要加重病情。;(二)五味;③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3.五味的作用

辛散行、酸收涩、甘缓补、

苦泄降、咸软坚;;;;;(三)气和味的关系;气味俱同,作用也略有不同。

气味均不同的药物,其功效也就有所区别.

;;;;二.中药的升降浮沉;意义;升降浮???与四气、五味等方面的关系;结论;三.中药的归经;归经的确定;归经的确定;归经的意义;注意;四.中药的毒性;中医治病,就是运用中药的这种偏性,以偏治偏,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第二节中药的配伍与使用;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防风杀砒霜的毒,绿豆能解巴豆的毒,所以说防风杀砒霜,绿豆杀巴豆。

(6)相恶: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互相牵制而使作用降低,甚至丧失药效。如生姜恶黄芩,人参恶莱菔子。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后能产生毒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芫花。;二.用药禁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

硫磺畏芒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芒硝畏荆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荆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二)妊娠用药禁忌:;2.慎用药(大多是烈性或有小毒的药物):

如泻下药大黄、芒硝;活血祛瘀药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王不留行、益母草、五灵脂等;通淋利水药冬葵子、薏苡仁;重镇降逆药磁石;其它如半夏、南星、牛黄、贯众等。

;(三)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三.用量;(二)影响用量大小的因素

1.根据药物性能确定用量:

凡有毒的,峻烈的药物用量宜小,如乌头、雄黄之类;质重的药物用量要大,如代赭石、牡蛎类;质轻的用量宜轻,如蝉蜕;芳香类药物用量宜轻,如丁香、檀香。;2.根据病情需要确定用量:

病情轻或慢性病,用量宜轻;病情深重顽固用量宜大,还有些药轻用、重用作用不同,如柴胡轻用升阳,重用疏肝。

;3.根据配伍、剂型确定用量:

一味单用、用量宜重,复方配伍,用量宜轻。方中主药用量宜重,辅药用量宜轻;汤剂用药宜重,丸散剂用量宜轻。;4.根据病人性别、年龄、体质确定用量:

妇女、老年、体弱、儿童用量宜轻,男子、体壮、年轻用量宜重。

;各类药物用量大致规律如下:

花叶、芳香走窜之品3-9克;根茎类9-15克;

矿石贝壳类15-30克;

特殊药物例外;细辛一般不超过3克,沉香、麝香一般用1-1.5克。

;四.用法;煎药用水:以水质纯净、新鲜的自来水、井水,符合饮用水标准为好。

用水量:一般用水量为将饮片适当加压后,水面淹没过饮片约2厘米为宜。

;煎煮方法:

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然后用武火煎沸,沸后用文火保持

文档评论(0)

xiaochuich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