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五下第四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文中伏笔笔下成文
——人教版五下第四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金旭芬
摘要:“随文练笔”伴随阅读课堂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
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小,
效率高。本文就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结合具体的设计,从仿写片
段、瞄准空白、拓展延伸、相互比照、主题渗透这五方面进行探究,找准练笔的
最佳训练点。
关键词:随文练笔阅读教学写作手法文本
近几年,阅读教学可喜地踏上了回归之旅,弥散出越来越浓的语文味。教学
中不仅解决文本“写了什么”,更指向“怎么写”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写”,实
现了学生言语生命的皈依。而随文练笔也悄然成为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
分,或在文本空白处锦上添花,或在意象词语上具象描摹,或在情感升华处推波
助澜,或在写法迁移上架桥铺路。随文练笔的出现,改变了课堂上“君子动口不
动手”的现象,打开了语文课堂听说读写并举的新局面。因为有“度”,随文练
笔让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写作训练,
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引写,以写促读,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可以加深学生
对课文、对语言的理解,也可以作为作文教学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通过练笔不
仅反哺了文本,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也利用文本丰富的题材给学生提供了
广阔的练笔空间,拓宽了学生的习作视野。
下面就人教版的第十册第四组课文教学谈一谈随文练笔的几种尝试(如下图
所示):
1/7
五下第四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相互比照
拓展延伸主题渗透
随文练笔
瞄准空白仿写片段
一、依模画样,仿写片段
模仿,可以说是我们提高写作语言水平的必由之路。就像学书法临帖、学绘
画要临摹名家作品、学舞蹈要模仿老师的一招一式一样,学习写作也需要经过模
仿这一环节。
模仿绝不同于抄袭,抄袭是照搬他人的智力成果,而模仿写作是仿佳文的写
作手法、语言风格、借鉴材料的方式等。模仿一定要加入学生自己的智力劳动,
现在作文提出“写出真情实感”,也是要求学生平时养成写“真作文”的习惯。
《再见了,亲人》仿写第1-3段的段落句式,都是饱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
头,又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如第一段这样写道以:“大娘,停住
您送别的脚步吧……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
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就
此写法设计一个小练笔:仿照课文句式,以朝鲜人民的口吻表达对志愿军的真挚
情感。
《金色的鱼钩》第二段对班长外貌的刻画生动形象,如“个儿挺高,背有点
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这一段描写写出了老
班长饱经风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刻
画他独特的形象。如写一写清洁工、菜农、医生、指挥家等的外形特征。
《桥》这篇课文中描写洪水的语句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的写作方法生动刻画
出洪水肆虐、猖狂的魔鬼般的形象。我们可以设计小练笔:模仿课文描写洪水的
五下第四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写作
五下第四单元随文练笔设计例谈
特色写一写暴雨来临时发的情景。
二、瞄准空白,丰富意蕴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作者都会留下一
些“空白”。这些空白点是学生阅读时驰骋想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铜箔专题报告:行业竞争格局逐渐清晰,静待低端产能加速出清.pdf VIP
- 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辅导员及其他岗位招聘48人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4-2030全球病理切片机刀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年中考化学(安徽卷)真题评析.pptx
- 《旅客站台墙》专房(03)4045.pdf
- 李秋根《地球化学》专题三2-地壳-地幔地球化学-2.ppt VIP
-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完整版).ppt
- 安全技术基础(电子档的教材).pdf
- 李秋根《地球化学》专题3.2 - 地壳-地幔地球化学-1.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