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2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第12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1. 1、本文档共1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讲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必修课标要求;考情

归纳;考情

归纳;;手工业;2.社会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还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________,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知识点二明清时期的货币、赋税制度、户籍制度与社会救济

[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15、16、17课]

1.货币

(1)明朝: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自明朝中期起,____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2)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2.赋税制度

(1)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

(2)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

①内容: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②意义:一条鞭法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3)清朝

①内容: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

②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______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3.户籍制度

(1)明朝: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____”,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2)清朝: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4.社会救济:明清时期,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知识点三明至清中叶的文化

1.思想领域的变化

(1)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专制统治压制,阻碍社会转型;________逐渐失去活力。;(2)表现;进步

思想;2.小说与戏曲;戏曲;3.传统科技

(1)李时珍的《________》、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________》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

(2)徐弘祖的《__________》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4.西学东渐与中西交流

(1)从明朝后期起,意大利人______等来中国传教的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

(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2课]

(3)______等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西方科学著作相继被译介到中国。

(4)清政府任命来自欧洲的______、南怀仁等人主持钦天监工作,并招揽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的人才来到中国。;概念阐释

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一种现象。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教考衔接

1.明清经济新现象

《康熙嘉兴府志》中记载:(石门)镇油坊可二十家……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铢而赢。

材料现象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图解历史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教考衔接

2.明朝的“黄册”

明朝……洪武初年……南京玄武湖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

明朝政府为什么要修造“黄册”?;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赋役征收的依据和对象——土地(财产)和户籍(人口);概念阐释

陆王心学:宋明理学主要派别之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

经世致用:“经世”,治理世事;“致用”,尽其所用。经世致用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教考衔接

3.市民阶层和市民文化的崛起

从明朝后期起,商人、工匠、市井游民和普通妇女经常成为小说的主人公。

这一现象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关系?;4.《本草纲目》的特点

王世贞《〈本草纲目〉原序》载:“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摘自《选必2》P85]

这说明《本草纲目》具有怎样的特点?;图解历史

理学与心学;明至清中叶的文化;;1获取解读信息——明清时期农业的重大变化

史料明清农业的突出进步,首先表现在产量的增加,可以大体满足人口急剧增长的需要。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时期的农民已经不再仅仅是在自给自足之余,将自己的农产品拿到市场出售,而是更多地依赖于市场。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并对农产品进行加工或从事商业性农业经营,棉纺织业成为不可或缺的副业生产。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更加突出,一部分农民由于经营有道、扩大生产而成为“上农”,一部分农民则从自耕农下降为佃农、奴仆或雇工。一般租佃关系普遍采用契约的形式,以分成或定额的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备课驿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