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饮用水中藻和藻毒素的控制.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活性炭吸附是研究最多的去除MC的工艺之一,并且颗粒活性炭的效果比粉末活性炭要好。低剂量的粉末活性炭(PAC)对MC的作用效果甚微,但剂量提高可以去除MC。贾瑞宝等在水库水中投加活性炭(ZJ-15),当投量增加至40mg/L时,水样中已测不到MC了。活性炭对MC的吸附效果与其主孔径的分布状况直接相关,并且还会吸附部分耗氧量,且价格相对较高,在实际应用中并不广泛。1Linda等发现,活性炭滤床在截留藻细胞的同时,可以去除30%~60%的胞外溶解性毒素。Lambert等将活性炭滤池与常规净水单元组合,可以去除80%以上的MC,出水残留毒素质量浓度控制在0.1~0.5μg/L。2赵亮等发现,氧化硅对MC-LR和MC-LA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当氧化硅达到23g/L左右时,溶液中的MC-LA浓度为零,而氧化硅达到25g/L时,MC-LR浓度才降低为零。他们还发现,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将会导致其吸附MC能力的减弱。3Yan等用碳纳米管来吸附MC,当MC-RR和MC-LR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21.0、9.5mg/L时,两者的吸附量分别为14.8、6.7mg/g。4吸附法Song等采用64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对MC-LR的去除进行研究,试验中初始浓度为2.7μmol/L纯的MC-LR在反应器中3min后浓度降为原来的一半,6min后仅剩下0.4μmol/L。Zhang等就不同频率超声波处理藻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对藻类均按一级反应动力学进行,且有较好的去除效果,高频率能够加快藻类去除的反应速度。王波等发现,超声波处理作用20min后藻毒素的降解率可达到70%以上。超生波处理01微滤机除藻是较早用来除藻的一种方法。02法国处理塞纳河水时,藻类的平均去除率为55%。03上海自来水公司进行的一项试验表明,滤网对藻类的去除效果优于混凝沉淀,但微滤机对浊度、色度、CODMn的去除率都很低,远不及混凝沉淀。微滤机法除藻1直接过滤法适用于浊度不高(一般5mg/L)的原水,而且过滤条件不同,除藻效率大不一样.2我国中南设计院进行了直接过滤除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藻效率只有31.5%。3余国忠等进行的以丙纶丝为滤料的直接过滤试验,其除藻率达92%。直接过滤法第2部分化学法控制澡类和藻毒素预氯氧化法预臭氧氧化法预二氧化氯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预高铁酸盐氧化法化学氧化法种类预氯氧化法目前国内大多数水厂采用预加氯的方法杀藻。Nicholson等发现在pH8的水样中通氯30min,残余氯质量浓度不小于0.5mg/L时,MC浓度明显降低。加拿大某水处理厂的实验也表明,对MC-LR进行氯化作用,能达到82%的处理效果。朱光灿等通过加氯消毒无锡某水厂的水样,对细胞外MC的去除率为31.0%~45.3%,对总MC的去除率为30.8%~51.7%。戎文磊等在清水中加氯,溶解性MC去除率平均能达到37.4%,最高可达到68.1%。预氯氧化破坏藻体,使藻毒素释放出来,也可能引起水中藻毒素含量的增加。尽管氯可以降解藻毒素,但高剂量的氯可能使饮用水产生较重的氯味,更严重的是氯与水中有机物反应会生成具有三致作用的消毒副产物。预二氧化氯氧化法预二氧化氯氧化法除藻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微囊藻毒素等胞内污染物的释放与去除。二氧化氯虽然对灭杀藻类有良好效果,但去除藻毒素的能力有限,且投量要严格掌握。二氧化氯预氧化除藻时,但其相当一部分被转化成对人体有害的副产物亚氯酸根,特别是在氧化过程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时,消耗的二氧化氯量较大,难以推广使用。藻体细胞的细胞壁结构与藻类的杀灭有很大关系。蓝藻等类似于细菌的藻类容易被杀灭,而细胞壁结构比较坚固的藻类如绿藻、硅藻则不容易被杀灭。Bruchet等发现,在含500μg/L的Microcystin-LR与LA的无机水溶液中投加0.2mg/L的臭氧并接触30s后,可去除99%的藻毒素;当水中臭氧浓度为0.05mg/L时,88μg/L的节球藻毒素水溶液与臭氧接触15s后毒素去除率超过99%;剩余臭氧为0.11mg/L时,24μg/L的神经毒素-a的超纯水溶液与臭氧接触60s后,有92%的毒素被破坏。贾瑞宝等发现,臭氧均能有效灭杀藻类、破坏藻体,使藻毒素释放出来,臭氧对藻毒素有很强的去除能力,投加2.3mg/L的臭氧时对藻毒素的去除率为67%,当臭氧的投量增至4.6mg/L时则藻毒素被全部去除。臭氧能破坏神经毒素-a及麻痹贝毒素(PSPS),而Cl2无效。对含藻毒素的源水进行臭氧化预处理可有效降解藻毒素。预臭氧氧化法预高铁酸盐氧化法采用高铁酸盐预氧化、絮凝可显著提高对湖泊、水库水的藻类去除率,并且可节省混凝剂用量、消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