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安全教育教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明”假期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等相关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向学生传授假期出行、用火、防溺水、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掌握安全知识要点。

-培养学生在面对安全问题时的正确判断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珍惜生命,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清明节假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清明节相关文化知识的讲解。

-假期各类安全知识的详细传授,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食品安全等。

2.教学难点

-如何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刻理解并牢记。

-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以及各类安全知识,使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某些安全问题或清明节习俗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

1.收集与清明节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安全事故案例的视频。

2.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清明节知识讲解、安全知识要点、互动问题等内容。

3.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鼓励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播放一段轻松愉快的清明节踏青视频,视频中展现人们在大自然中放风筝、扫墓、踏青等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提问学生: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视频是在什么节日期间发生的呀?引导学生说出清明节,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清明假期安全教育。

(二)清明节知识讲解(10分钟)

1.清明节的由来

-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清明节的起源。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介绍介子推的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后来,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融合。

2.清明节的习俗

-扫墓祭祖:这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清扫墓碑,献上鲜花、祭品等,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会走出家门,到郊外游玩,欣赏自然风光,感受春天的气息。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插柳: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另一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死时,所抱柳树来年复生,晋文公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还有一说是为了辟邪。清明时节,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门口插柳,以祛疫迎祥。

-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三)假期安全知识教育(25分钟)

1.交通安全

-展示一些交通事故的图片和视频案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交通事故的惨烈。

-讲解假期出行时的交通安全注意事项:

文档评论(0)

认真对待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惠州市峰海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300MA54K6GY5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