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关于农商行提升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的研究
——基于涉农产业的不稳定性
1引言
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提出适度提高涉农贷款风险容忍度。这一意见的发布,有助于加强金融体系对“三农”领域支持力度,对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风险防控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达55.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与此同时,各地区涉农贷款不良率也在不同程度增长。农商行作为银行业支持“三农”的主力军,在完成扶农、支农使命任务的同时要实现自身经营效益的提升,对其涉农贷款风险防控能力带来了更多考验。
2从农商行改革历程中剖析其设立初衷
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明确农信社是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200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的意见》,强调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2010年11月,原银监会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时,要重点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企业倾斜。
在农信社向农商行改革的历程中,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从职责定位、扶持力度、增资扩股方向、政策自主性等多个维度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理念贯穿始终,说明农商行在扶农、支农方面有着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的使命和担当。
3农商行在涉农贷款政策上的自主性分析
由于涉农产业的特殊性,不同的涉农产业对资金量、贷款周期有着不同需求。农商行必须在涉农贷款政策上拥有足够的自主空间,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以满足不同信贷需求,才能将扶农、支农政策灵活落地、精准施行,真正达到服务“三农”的目的。
政策上,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强调适当增加为农民服务的金融业务品种;2019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提出农村商业银行应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匹配能力,重点满足“三农”和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需求;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开发专属贷款产品。由此可见,农商行在涉农贷款政策上的自主空间主要体现在涉农贷款产品的开发上。
实践中,农商行抓住当地特色农产业,量身开发了多种涉农贷款产品。根据农商行所处地理位置、涉农产业特色和发展趋势的不同,涉农信贷产品也因地、因产制宜,各有特色。以四川省为例:雅安农商银行根据养殖业的产业周期和生产特点,在养殖产业方面创新推出的“支小惠商贷”,实行周期内循环贷;隆昌农商银行为有效解决生猪活体抵押品管理复杂和风险控制难等问题,创新推出“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诸如此类的涉农贷款产品还有很多,各地农商行从涉农贷款的贷款对象、贷款额度、贷款周期等方面入手,在贷款政策上不断创新,进一步贴近当地涉农产业特点,满足涉农产业资金需求。
通过对国家政策性文件研读和对实际涉农信贷产品的调研,可以确定农商行在创新开发涉农信贷产品上具备一定自主空间和成功的参考案例。
4涉农产业的不稳定性
4.1产量的不稳定性
影响农产品产量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生产计划、政府政策等产前调整因素,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为自然气候、生产技术和疫病。
近年来各种气象灾害日益增加,例如霜冻、冰雹、洪水、干旱等都会减少农作物的产量。根据《2022年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旱涝灾害突出,早稻生育期内部分产区遭受到强降水影响,灌浆成熟期局地出现“高温逼热”等,这些都造成了农产品产量的不稳定性。生产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颇大,其中东西部地区技术发展差异、生产技术更迭、生产技术地区适应性等均可导致不同的生产效果,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文化程度也是影响生产技术的重大因素,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疫病是导致畜牧产业的产品产量减少的原因之一,根据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受非洲猪瘟影响,全国大部分省市受灾,致使2019年全国肉猪出栏头数从2018年的近7亿头降至5.4亿头。
4.2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数可以客观反映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水平和结构变动情况。根据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农产品价格处在不断波动状态中,并呈现一定周期性,其中渔业产品、饲养动物及其产品价格波动明显(见图1)。
图12005-2021年价格指数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渝城市群“油气-经济-碳” 系统仿真模拟.docx
- 强化数字人才建设,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docx
- 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数字经济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ocx
- 基于灰色关联度评价法的公司盈利能力评价研究.docx
- 数字普惠金融与创新创业活跃度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docx
- 博弈论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docx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研究.docx
- 河南省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测度及对策.docx
- 新能源汽车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研究.docx
- ESG 表现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docx
- 2025年全国爱国卫生月活动总结(28篇).docx
- 2025年公交驾驶员年终总结(6篇).docx
- 2025年公司年度行政工作计划(31篇).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新思路(山东理工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pdf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题测试参考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C语言编程方法与思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知到智慧树网课: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哈工)章节测试满分答案.docx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pdf
- 2025年二级建造师法规章节精编习题库.doc
- 2025年北京市三类人员安全员c3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