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doc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理解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的危害,分析战争给中国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方式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视历史,反思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过程及影响。

【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导课:提到战争,大家会想到什么?生灵涂炭、惨无人道、悲痛欲绝、血流成河、民不聊生……归纳起来这些词语都是让人悲痛的、难过的。的确,战火中生命的脆弱、人员的伤亡会成为记忆中永远的伤痛,但失败时血色的教训,也必然会给弱者当头一棒,惊醒弱者的无知、激发弱者的斗志。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从战争开始的,19世纪末的清王朝又在短短几年间接连经历了两次大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那么这两次战争在给中国巨大灾难的同时又会给沉睡中的中国什么样的惊醒?今天,我们就用不同的镜片再次走进这两次战争。

(设计意图:从对战争的思考引出这节课的主题,淡化战争带来伤痛的过程,重点铺陈战争给弱者的惊醒,为教学的重点环节即战争影响的分析上埋下伏笔。)

一、平面镜——列举19世纪末列强侵华史实

【学生活动】:布置任务,分组探究

A组:认真阅读教材,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签订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B组:认真阅读教材,指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签订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

过程

《马关条约》

内容

影响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割地

赔款

开放通商口岸

投资设厂

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破坏

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通商口岸使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投资设厂拓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途径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过程

《辛丑条约》

内容

影响

大沽口登陆

廊坊阻击

攻陷北京

赔款

设使馆界

拆炮台

惩办爱国官员

改设外务部

赔款加重人民负担

税收受列强控制

使馆界成国中之国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控制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对于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已经有所学习,且教材中对于战争的过程、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都有详细的叙述。由学生自主完成战争过程的这一教学任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同时又能够加强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显微镜——追溯战争爆发的原因

(一)、战争大背景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际: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国内:清政府腐朽落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感知这两次战争发生的国际、国内大环境,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发展与中国清政府的腐朽落后形成显明对比,使学生对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有初步的认识。)

(二)、具体小背景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国力逐渐强盛。但其发展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日本垄断资本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经济上,封建剥削残余大量存在,国内市场狭小。……日本统治集团急需通过对外侵略扩张以转移国内矛盾,争夺国外市场,寻求出路。它们极力发展军国主义,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许知远《110年的中国变革》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

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人教版教材《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学生归纳:

日本:国力强盛,为资本主义发展寻求出路;

导火线:朝鲜农民起义

结论: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

材料: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西方列强便开始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日益高涨。与此同时随着战争赔款的加深,人民不堪重负,终于引起了义和团运动,清政府内忧外患,无力抵抗,因此西方列强更加放肆,趁火打劫,妄图吞霸中国。

——百度百科

学生归纳:

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

根本原因:瓜分中国,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结论:义和团运动阻碍了帝国主义在华的权益

文档评论(0)

zx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