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困惑。通过对教学实践、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程体系等多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学生个体差异应对、教学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旨在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
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深入研究并解决这些困惑,对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方法选择的困惑
(一)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平衡
1.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传统的讲授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占据一定比例。讲授法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快速获取大量的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例如,在讲解代数中的一元二次方程时,通过清晰的板书和详细的讲解,学生可以准确理解方程的定义、解法等基础知识。
然而,讲授法也存在明显的局限。它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长期使用讲授法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知识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灵活运用。
2.现代教学手段的兴起与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逐渐普及。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形象。比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利用动画展示图形的变换过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关系。
在线教学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还能通过在线互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但现代教学手段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花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本质的讲解。另一方面,在线教学中存在网络不稳定、学生自律性差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二)如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1.概念教学
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单纯的讲授可能使学生感到枯燥。可以采用实例引入的方法,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出发,感受概念的存在和意义。例如,在讲解函数概念时,通过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等实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引出函数的概念。
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总结概念的特征。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然后讨论它们的共同特点,进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2.定理证明教学
定理证明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传统的直接讲解证明过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其思路。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逐步思考证明的方法。比如,在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先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方法来探究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剪拼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观察能否拼成一个平角,从而启发学生思考证明的途径。
还可以利用数学史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定理证明的兴趣。如讲述欧几里得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家的智慧和严谨。
三、应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困惑
(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1.基础知识差异
初中学生在进入初中时,数学基础就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优异,对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而有些学生则可能存在知识漏洞。例如,在有理数运算的教学中,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正负数的概念理解不清晰,运算规则掌握不熟练,导致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频繁出错。
2.学习能力差异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和推理,能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而有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复杂的逻辑关系理解困难。在学习几何证明时,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能够迅速理清思路,写出严谨的证明过程,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能无从下手。
(二)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1.分层备课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备课。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探究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为基础薄弱的学生设计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的画法以及简单的应用;而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拓展内容可以是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以及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优方案问题。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ppt
- 达风21TD 31TD车铣复合数控系统用户手册4.pdf
- 《兰亭集序》(原文带拼音+全文翻译、注释、写作背景).pdf VIP
- 2025年“T8八省联考”语文试题评析及高考备考策略 课件.pptx
- 中考道德与法治7-9年级知识点复习提纲.pdf
- 备考资料中考生物复习提纲:认识生物.docx
- 哈弗-哈弗H8-产品使用说明书-哈弗H8-2017款 2.0T 8AT 四驱 悦享型-CC6480TM62-哈弗H8-使用说明书-红标-中文-18-17.05-01Z1.pdf
- 铜仁市第十二中学2021年中考备考复习方案.docx VIP
- 场平工程专项施工方案.docx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多样的天气》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