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冬蟲夏草及其偽品鑒別主講:胡本祥1基源:為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幼蟲上的子座及幼蟲屍體的複合體。冬蟲夏草2生活史春幼蟲屍體前端生出子座蝙蝠蛾幼蟲吞食形成子實體蟲體內形成菌核冬菌絲繁殖秋脫落地上孢子成熟夏冬蟲夏草①高山高寒草甸②蝙蝠蛾昆蟲③冬蟲夏草真菌產生冬蟲夏草的必備條件冬蟲夏草3性狀鑒別冬蟲夏草陝西中醫學院冬蟲夏草冬蟲夏草陝西中醫學院冬蟲夏草圖冬草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1.全形(上部為子座,下部為已斃幼蟲)2.子座橫切面,示子囊殼3.子囊殼放大,示子囊4.子囊放大,示子囊孢子4顯微鑒別冬蟲夏草組織橫切面簡圖1.蟲體2.子座頂端3.子座頭部①粗蛋白25%~30%。②氨基酸。③脂肪、D-甘露醇、麥角甾醇等。5化學成分④蟲草多糖。⑤生物鹼:尿嘧啶、腺嘌呤等。⑥維生素B12。⑦微量元素:磷、鎂、鐵、鈣等常見偽品1分枝蟲草系子囊菌綱肉座菌目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分枝蟲草菌Corayeepsramosa寄生於鱗翅目昆蟲幼體上的子實體與幼蟲體染色後的乾燥物。分枝蟲草陝西中醫學院系麥角菌科蟲草屬真菌亞香棒蟲草菌寄生於鱗翅目多種昆蟲幼體上的蟲體及子座。2亞香棒蟲草全身背上及兩側可見黑色點狀的氣門,輕輕刮去外層灰白色的菌膜,露出褐色或粟褐色的蟲體角皮。要點全體具13個環節,足由腹側分生,尾部略二歧,斷面平坦,外層黃色,中間有4個棕褐色顯玻璃樣光亮環;3用僵蠶和腸衣做成的偽品子座於頭部頂端生出,稍用力擔具彈性;灼燒時散發出焦肉臭味;用水浸泡,水被染成淺紅色同時能清晰的察見腸衣碎片。
用唇形科植物地蠶及草石蠶的塊莖偽充。形態略呈紡錘形,兩端稍尖,
略似蠶,節上可見點狀芽痕和
根痕,斷面平坦,外層具黃棕
色環圈(形成層),環圈上有
棕褐色點狀物(維管束)。5用麵粉和玉米粉經模壓制
而成的偽品形態不自然,蟲體表面棕黃色,體重,光滑,斷面顯粉性,久嘗粘牙。滴加碘液顯藍色。用水浸泡
時間稍久崩解,置顯微鏡
下觀察可見大量澱粉粒。蟲蛹陝西中醫學院6蟲蛹蟲蛹成品陝西中醫學院冬蟲夏草及其偽品比較表比較專案蟲草分枝蟲草亞香棒蟲草僵蠶與腸衣地蠶與草石蠶麵粉蟲蛹基源冬蟲夏草菌與蝙蝠蛾的結合體分枝蟲草菌與蝙蝠蛾的結合體亞香棒蟲草菌與蝙蝠蛾的結合體僵蠶與腸衣加工品唇形科地蠶或草石蠶的根莖麵粉用夾模壓制而成地黃蜂、蝙蝠蛾等感染黴菌的屍體性狀要點子坐單枝蟲體自然棕黃色子坐分枝蟲體同左蟲體上有黑色點狀斑點子坐有彈性蟲體僵直尾內卷子坐偽造蟲體小不自然子坐與蟲體均不自然,質重無子坐蟲體僵直顯微組織菌絲與蟲體角皮同左同左腸衣組織纖維、石細胞、木栓細胞澱粉粒黴菌菌絲與蟲體角皮人參與西洋參的鑒別主講:胡本祥1.1基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panaxginsengC.A.Mey.的幹燥根。栽培者為“園參”,野生者為“山參”。1人參產地野生:中國,朝鮮栽培:主產於吉林、遼寧、黑龍江等省商品規格地道藥材及其鑒別一、陝西省地道藥材概述二、地道藥材的鑒別三、我國地道藥材現狀四、陝西省地道藥材名錄地道藥材及其鑒別一、陝西省地道藥材概述1地道藥材定義指療效確切,產地固定,有一定的用藥歷史,在全國使用並流通的藥材,稱為地道藥材。陝西地道藥材概述2地道藥材的發展歷史2.1“道地藥材”一詞,始見於元代湯顯祖《牡丹亭》中陝西地道藥材概述2.2唐貞觀元年,政府依據自然地形,把全國分為關內、河內、河東、河北、山南、淮南、江南、隴石、劍南十道。這可能就是“地道”二字最早提出的理由。陝西地道藥材概述3道地藥材的形成機理及研究方法3.1道地藥材的生物學內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