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视频:一个天生就没有四肢的人;专题五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考点1生物与环境;视频: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植被与环境
(1)北半球自然带与气候类型关系图;(2)植被与环境的关系;(3)植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①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没有分布:说明该地区环境条件较差,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原因。;视频:高山流石滩上顽强生长的植被;(4)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①林冠层:截留雨水,降低雨滴的落地速度,减弱雨水对地面土壤的溅蚀。
②枯枝落叶层:截留降水;吸收和阻延地表径流;抑制土壤蒸发;防止土壤溅蚀;增强土壤抗冲(抗侵蚀)能力;森林土壤土质较为疏松、团粒结构大,入渗性好,可增加降水入渗。故枯枝落叶层的蓄水减沙效益显著。
③根系:固土,阻挡水流运动。;(5)演替的一般过程——以裸岩地面为例
①裸岩阶段:地面没有土壤、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
②地衣阶段:地衣首先在裸岩上定居,通过分泌的有机酸加速岩石的风化,土壤颗粒和有机物逐渐增多。
③苔藓阶段:在地衣开拓的基础上,苔藓逐渐生长;苔藓比地衣长得高,能获得更多的光照,于是逐步取代地衣成为优势物种;苔藓的生长进一步使岩石风化,土层加厚,有机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视频:如何从一块石头到一片森林;(6)植被的空间演替
一般来讲,在同一区域内,环境要素随时间变迁,植被类型会呈现规律性的演替。受区域间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地理要素沿着特定(水平或垂直)方向会发生规律性的递变,植被类型也会呈规律性的空间分布。
以某河流凸岸植被演替为例(下图):;;植被;(2024·陕西省多校大联考)喜马拉雅冷杉广泛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海拔2300~4000米范围内的尼泊尔境内。近几十年来,喜马拉雅地区温度持续升高,低海拔地区与高海拔地区(林线附近)的冷杉生长状况受水热条件影响差异明显。据此完成7~9题。
7.喜马拉雅冷杉生长的气候特征是
A.炎热湿润B.凉爽湿润C.炎热干燥D.凉爽干燥;(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黄河三角洲由泥沙堆积而成,其成土过程也是地势不断抬高和土壤不断脱盐的过程。黄河三角洲湿地在演化过程中分别形成了耐盐耐涝的碱蓬种群、耐盐耐旱的柽柳种群及较为稳定的芦苇种群。完成10~12题。
10.黄河三角洲湿地自陆向海的优势种群依次为
A.柽柳种群—芦苇种群—碱蓬种群B.柽柳种群—碱蓬种群—芦苇种群
C.碱蓬种群—柽柳种群—芦苇种群D.芦苇种群—柽柳种群—碱蓬种群;2.动物与环境(1)动物多样性与环境;注:同一山体,高差相同范围内,越往山顶,面积越小,物种丰富度一般会降低;另外,越往山顶,水热交换作用越强,水热差异减小,生物多样性差异减少。;(2)古老珍稀动物多的原因;(3)物种灭绝的原因
A自然原因——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
①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地球、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事件。
②自然条件的变化,野生生物无法适应环境。
③生物之间竞争激烈,影响某些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④近亲繁殖,使物种退化。;视频:可怕的物种入侵;(2024·陕西汉中模拟)毛腿沙鸡(下图)主要栖息在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和半荒漠沙石原野,在漫长的岁月中,毛腿沙鸡进化出了许多适应干旱环境的独特行为,常成群活动,不迁徙,但游荡,雄性沙鸡腹部羽毛蓬松。毛腿沙鸡主要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种子、浆果、嫩叶为食,为躲避苍鹰、狐狸等天敌,毛腿沙鸡常将巢穴筑在远离水源地的区域,幼鸟由雄鸟和雌鸟共同喂养。据此完成1~3题。;(2024·广西桂林模拟)伊犁鼠兔是分布在海拔2800~4100米天山北坡高山裸岩区的濒危物种,栖居在岩石裂缝、岩洞之中,不仅以金莲花、红景天、雪莲等名贵药材植物的茎叶为食,还能在岩石裂缝中找到其他可食用的植物。近20年来,气候条件发生变化,伊犁鼠兔种群数量急剧减少。下图示意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完成4~5题。
4.推测高山裸岩区岩石裂缝之中能
够生长植被的原因主要是
A.水分充足 B.光照充足
C.热量充足 D.风力较小;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物种,迁徙是鸟类遵循大自然环境变化的一种生存本能反应。根据鸟类有无迁徙习性,可将鸟类分为留鸟和候鸟(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和漂鸟)两大居留类型。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地区某山地不同居留类型的鸟类种数与海拔梯度
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该海拔带200米左右冬候鸟种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人类活动较少;细—粗—细;细—粗—细;细—粗—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