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TSMA 0054-2024 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docx

TSMA 0054-2024 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19.020

CCSN20 T/SMA

团 体 标 准

T/SMA0054-2024

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UAVvisibleandinfraredlightdetectionofhigh-voltagecableterminals

2024-11-01发布 2024-11-15实施

上海市计量协会 发布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一般要求 1

作业流程 3

可见光图像数据分析 5

红外图像数据分析 5

检测周期 8

附录A(资料性)无人机系统飞行任务记录单 9

附录B(资料性)无人机系统作业前检查工作单 10

附录C(资料性)电缆终端无人机可见光检测记录表 12

附录D(资料性)图例 13

附录E(资料性)无人机可见光检测缺陷判断依据 16

附录F(资料性)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检测记录手册 18

附录G(资料性)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红外检测典型案例 20

参考文献 24

I

II

II

11

1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上海市计量协会电力专委会提出。

本文件由上海市计量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缆分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区公司、上海双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袁奇、张伟、陈立荣、叶頲、李凌、顾黄晶、周婕、宋炳辰、许印白、刘畅、沈斌、周宏、陈佳、周咏晨、杨舒婷、何阳、周晶晶、王平羽、徐佳敏、郑淑婷、马凯波、谢素娟、李春辉、刘心悦、何邦乐、司文荣、肖嵘、何冰、张弛、肖荣伟、白雪松。

本文件2024年11月首次发布。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T/SMA0054-2024

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压电缆终端无人机巡检作业的一般要求、作业流程、图像数据分析等。本文件适用于户外110(66)kV及以上高压电缆终端的无人机可见光及红外巡检作业。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6859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GB26860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

GB/T22078.3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500kV(Um=55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附件

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户外终端 outdoorterminal

在受阳光直接照射或暴露在气候环境下或二者都存在情况下使用的终端。[来源:GB/T22078.3-20083.1]

起降区 take-offandlandingarea

满足无人机安全起飞条件的区域。

操作区 operationarea

无人机操控员的作业区域。

一般要求

环境要求

无人机巡检作业环境应符合DL/T664-2016中4.3.1、4.3.3条款中的相关要求。

PAGE

PAGE10

PAGE

PAGE3

可见光检测应在白天进行,保证拍摄光线充足。

无人机工作环境温度应在-20℃~50℃,相对湿度一般不大于85%。

无人机起降和作业时的风速,需满足自身型号的出厂抗风要求。

不建议在雨、雪天气开展无人机巡检作业。

人员要求

无人机操控员应接受安全操控培训,并经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向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相应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

现场作业人员需满足DL/T664-2016《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中4.1的人员要求。

设备仪器要求

无人机巡检作业需要配备风速测量仪、温湿度计、激光测距仪等,夜间作业需带照明工具。

巡检的无人机具体参数要求见表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