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艺术音乐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第三单元欣赏的智慧
学习项目三感受音乐的铺垫与高潮(一)
教学目标
1.听辨出音乐中的铺垫段落和高潮段落,感受经过层层铺垫到达高潮时的满足感。
2.能追踪音乐中铺垫段落的发展方向,保持对主题的期待,感受音乐的张力。
3.结合本单元项目一和项目二中的聆听方法,对比中西方音乐作品的结构布局,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乐曲中铺垫与高潮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结合多种方法分析中西方音乐在结构上的差异,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形成对音乐保持期待的欣赏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引导语: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一些聆听音乐的方法。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索,用新的方法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下面请同学们聆听一段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的《秋日私语》,说说这段音乐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初听钢琴曲《秋日私语》片段,并交流自己的聆听感受。
引导语:这段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音乐,舒缓解压,勾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回忆。
引导语:在音乐中你们听到明确的旋律了吗?这条旋律是持续不断的吗?旋律进行中有没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学生复听钢琴曲《秋日私语》片段,寻找旋律的特点。
教师总结:旋律进行中经历了三次连续的螺旋式上升,带来了巨大的张力,蓄积了强大的心理能量。当这些张力随着旋律释放时,我们就得到了满足与释然的轻松感与舒适感。
新知探究
任务一:欣赏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段
引导语:《秋日私语》是一首短小的作品。接下来我们欣赏一首大型音乐作品的片段,听一听这段音乐的演奏形式和旋律层次有什么变化,同学们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
教师播放钢琴协奏曲《黄河》片段。
教师总结:《秋日私语》是钢琴独奏曲,而这段音乐是具有多层次的、由钢琴与交响乐队演奏的协奏曲,其中出现了我们熟悉的《东方红》旋律。这段音乐来自钢琴协奏曲《黄河》。
引导语:乐曲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学生分享聆听感受。
教师总结:这首乐曲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赞美了母亲河的壮丽景象,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学生随音乐哼唱主题,关注主题出现之前的音乐。
引导语:请同学们看谱聆听,在《东方红》旋律出现之前,音乐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教师总结:节奏型从三连音变化为连续十六分音符,更紧密;旋律线像黄河怒涛一样发出咆哮,逐渐变高,力度由弱到强。这些变化都在为后面的音乐做铺垫。随后乐曲逐步发展到情感最饱满、感染力最强的辉煌的《东方红》旋律主题。所以,高潮出现之前的铺垫至关重要,它通过各种手法给音乐带来动力,在音乐中形成一种张力和势能,把音乐推向高潮。
任务二:欣赏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片段
引导语:我们刚从气势磅礴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中,了解了音乐中不仅有高潮部分,还有十分重要的铺垫部分。下面让我们聆听另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段音乐是铺垫部分还是主题段落,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教师播放不带铺垫部分的第一主题。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旋律非常明确,是拉赫玛尼诺夫的《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主题,音乐低沉、富有力量。
学生随音乐哼唱主题,感受其气息宽广、富于歌唱性的特点。
引导语:对比之前的音乐,看谱聆听,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哪些变化,带给你们怎样的感受。
教师播放带有铺垫部分的第一主题。
教师总结:乐曲前八小节出现了像钟声一样缓慢而庄严的和弦作为铺垫,有了这段铺垫使得音乐更有氛围感,也让主题旋律给人以深刻动人的印象。所以音乐中的主题在出现之前往往会有适当的铺垫。欣赏音乐时非常重要的习惯,就是要专注聆听音乐中铺垫部分的发展方向,蓄积内心的张力。用这样的方式欣赏音乐,会令人产生更强烈的感动。
拓展练习
引导语:我们通过聆听两首大型音乐作品的片段,感受到了音乐中的铺垫与高潮。结合本单元学习项目一和学习项目二中的聆听方法,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作品,说一说作品中某一经典片段带给你们的感受。备选作品:《红旗颂》《百鸟朝凤》《月儿高》,以及柴科夫斯基的《b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学生分为四组,每组聆听一首作品片段,并由组长汇报本组的聆听方法和聆听感受。
教师总结:通过汇报交流,我们发现这些曲目可以分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态,一种是以线条为主的中国传统器乐曲,注重意韵美;另一种是以结构为主的西方音乐,注重音乐规则。
课堂小结
中国传统音乐常常采用一步一景的长廊式、线性铺陈的结构布局。西方音乐结构中的高潮就像哥特式建筑的尖顶,其他建筑围绕尖顶形成支撑。无论是短小精致的歌曲,还是篇幅宏大的交响曲,都有明显的高潮布局。如果说,欣赏中国音乐需要专注每一个当下的体验,欣赏西方音乐则需要保持对未来高潮的期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8 这里面有空气吗(教学课件)-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2025).pptx
- 4.10 形形色色的动物(教学课件)-一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2025).pptx
- Unit 4 Healthy food (知识清单)三年级英语下册人教PEP2025 .docx
- 第7单元 第3课《验证算法》教案 黔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doc
- 第7单元 第4课《优化算法》教案 黔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doc
- 第7单元 第5课《分享交流》教案 黔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doc
- 第二单元 学习项目二 《音乐为什么让人浮想联翩?》教案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5音乐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二单元 学习项目二《音乐为什么会让人浮想联翩》教案设计 人教版(五线谱)音乐七年级下册.docx
- 第二单元 学习项目三 《音乐是自由想象的艺术》教案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5音乐七年级下册 (1).docx
- 第二单元 学习项目三 《音乐是自由想象的艺术》教案设计 人教版(简谱)2025音乐七年级下册 (2).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