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①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汞、有机砷化合物重金属盐烷化剂硫化物、氰化物和CO非专一性青霉素与丝氨酸羟基共价结合与半胱氨酸的巯基共价结合使酶蛋白变性与酶多个必须基团结合与酶中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机理与糖肽转肽酶丝氨酸羟基结合第2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举例1:有机磷化合物对羟基酶的抑制有机磷化合物??羟基酶解毒------解磷定(PAM)第2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路易士气失活的酶巯基酶失活的酶酸BAL巯基酶BAL与砷剂结合物举例2:有机砷对巯基酶的抑制砷化合物??巯基酶解毒------二巯基丙醇(BAL)第2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剂a) Ks型不可逆抑制剂:具有与底物相类似的结构例如:对甲苯磺酰-L-赖氨酰氯甲酮(TLCK)和胰蛋白酶的底物对甲苯硫磺-L-赖氨酰甲酯(TLME)具有相似化学结构b) Kat型不可逆抑制剂:不但具有与天然底物相类似的结构,而且抑制剂本身也是酶的底物,专一性极高,因此也被称为自杀性底物。例如:β-卤代-D-Ala是丙氨酸消旋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第2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3可逆的抑制作用根据可逆抑制剂与底物的关系,我们将可逆抑制作用分为三种类型。竞争性抑制1非竞争性抑制2反竞争性抑制3第27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竞争性抑制(competitiveinhibition):是最常见的一种可逆抑制作用。大多数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的结构相似,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从而阻碍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使酶的活性降低。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其抑制程度取决于底物和抑制剂的相对浓度,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的方法来解除这种抑制作用。第28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竞争性抑制反应模式在竞争性抑制中,底物(S)或抑制剂(I)与酶(E)的结合都是可逆的,因此存在着如下的化学平衡式:[S][I]:高浓度的底物可解除抑制第29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3-5竞争性抑制曲线⑴Vm值不变,(表观)Km值增大;⑵Km随抑制剂浓度[I]的增加而增加;⑶双倒数作图所得直线相交于纵轴;⑷抑制作用可以被高浓度的底物减低以致消除。特点:第30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与对氨基苯甲酸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举例: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第31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②非竞争性抑制(noncompetitiveinhibition):非竞争性抑制剂(I)和底物(S)可以同时与酶(E)结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但是在酶与抑制剂结合后,还可以进一步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酶与底物结合后,也可以进一步与抑制剂结合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这种中间的三元复合物,即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不能进一步分解产生产物,因此相应的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第32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非竞争性抑制反应模式在非竞争性抑制中,抑制剂(I)与酶(E)或酶-底物复合物(ES)以及底物(S)与酶-抑制剂复合物(EI)的结合都是可逆的,因此存在着如下的化学平衡式:+S-S+S-S+ESIEIEESEP第33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图3-6非竞争性抑制曲线⑴Vm值降低,Km值不变;Vm随[I]的增加而降低;⑵双倒数作图所得直线相交于横轴;⑶抑制剂对酶与底物的结合无影响,故底物浓度的改变对抑制程度无影响;抑制程度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特点:第34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这类抑制最典型的例子是亮氨酸是精氨酸酶的一种非竞争性抑制剂。有某些重金属离子如Ag+、Cu2+、Hg2+、Pb2+等对酶的抑制作用也属于这一类。EDTA对金属酶的抑制。举例:第35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③反竞争性抑制(uncompetitiveinhibition):这类抑制作用的特点是只有在酶(E)与底物(S)结合后,才能与抑制剂(I)结合,形成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与非竞争性抑制相似,这种中间的三元复合物,即酶-底物-抑制剂复合物ESI不能进一步分解产生产物,因此相应的酶促反应速度下降。第36页,共5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反竞争性抑制反应模式反竞争性抑制的特点是,酶(E)必须先与底物(S)结合,然后才与抑制剂(I)结合,即抑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老年人的营养.ppt
- 钻井液与完井液.ppt
- 直线与椭圆的弦长公式课件课件.ppt
- 高一物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ppt
- 波的衍射和干涉.ppt
- 氨基酸和核苷酸.ppt
- 脾脏的超声诊断.ppt
- 疟疾防治知识.ppt
- 膝关节损伤诊断.ppt
- 肝炎患者饮食指导.ppt
- 学生科学实验与创新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新题速递】.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名师系列).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易错题).docx
- 2025年河南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及完整答案(必背).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精华版.docx
- 2025年中国阿米吡啶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docx
- 2025年江苏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附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5年江西省保密知识竞赛试题带解析【考点梳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