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2010-12-0212:54:41)
摘要:战后日本经济在短短20年间迅速恢复并高速发展,展现了惊人的“日本奇迹”。而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日本的战后改革,离不开他们制定的“科技立国”、“贸易立国”、“教育立国”等战略,也离不开日本的国民精神,更离不开朝鲜战争所带来的历史机遇。
关键词: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内外因素
?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百分之40﹪的国民财富毁于战火。二战后,日本经济则获得了可观的成就:从1946年到1975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十一倍,年增长率持续为10﹪以上。1972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自由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9.4﹪,1974年国家出口总额占“自由世界”出口总额的7﹪,67年后超过英、法、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号经济大国,堪称世界经济奇迹。日本为何会在短短的30年间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呢?本文将试着论述其高速发展的内外因素。
首先,日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化工业。重化工业实质就是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在战后经济恢复时期,日本采取的最重要的产业政策是“倾斜式生产”,它的核心是集中力量发展重点企业,以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当时日本的工业95﹪以上使用能源为煤炭,工业的恢复和发展首先必须从煤矿业开始;此外还需要有大量的钢材,所以“倾斜生产方式”最初指定的重点产业是煤矿业和钢铁工业。随着煤炭和钢铁生产的发展,供电和输成了问题,电力工业和海运业也相继被列入重点产业。日本政府对重点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点统配物资和重点通融资金。一方面将当时有限的进口物资全部用于重点产业并重点供应国内物资;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投资和美援资金建立专业银行,为重点产业提供优惠贷款,并从国家财政中拿出巨额资金补贴重点产。1956~1973?年的18?年间,?重化工业的设备投资大幅上升,钢铁、石油、化学三部门分别为178?亿美元、85?亿美元和147?亿美元,?而轻工业中最大行业纺织业总计投资仅为55?亿美元。其次是大量引进重化工业的国外先进技术,占制造业引进技术的四分之三。为此,还制定了日本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暂行措施法》(简称机振法)。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推动了经济现代化的迅速实现。主要表现为:?第一,带动了大规模的设备更新,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打下了雄厚的物质技基础;第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其次,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确立“技术立国”发展战略。日本在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时候,面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针对这种情况,日本实行了以引进、模仿、改进、创新为主的吸收型技术战略。其主要措施有:(1)颁布了《外汇及外贸法》和《外资法》,将吸引外资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2)公布重点产业政策,?引导引进技术流向石油、化学、电子、合成纤维等新兴工业部门;(3)政府挑选能承担引进新技术的大企业,?给予法律保护。\o[①]正是由于这些措施,吸引了大批的外资,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1955?年到1970?年的短短15年间,日本引进技术总计24918件,花费57.4亿美元,节省了60%的时间,90%的研究经费\o[②]。引进技术对日本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日本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改造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反过来进行出口创汇。1955年日本的技术出口已经略有收益,出口额占进口额的1.2%,到1960年2.4%,1965年为10.2%,1970?年为13.6%。1971年日本政府在其“70?年代通商政策展望”中表向“知识密集性产业转换”,技术的自主开发更受到重视,能力也越来越强,1975年技术的出口与进口之比已达近1:4\o[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改进提高——开发独创,最终在短短的战后20年,超越西欧,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它的科研经费的投入仅次于美国。
第三,注重教育及其民族的素质。日本战后经济发展速度比其他资产主义国家要快得多,其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其他国家快得多。从1955年到1973年18年间,日本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而美国值提高了56%,英国59%,加拿大67%,西德118%,法国121%,意大利165%\o[④]。可见日本劳动生产率之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显然离不开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又取决于他的教育程度及其民族素质(民族精神)。
熟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日本日从明治维新开始到本世纪70年代,用100年左右的时间,成功地由一个文盲占多数的国家变成为普及高中的国家,这在世界教育史是罕见的。1907年,日本就与同时期的工业强国英国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