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18-
模块终结性评价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2024·深圳高二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
材料一: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闻,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字体的逐一演化,形成了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在汉字文化的演化中最留意的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在很多汉字的创建上都秉承着还原事物外在的形象,比如“日、月、山”的创建,都是在实际事物的外在特点上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化正体现了情理上的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所描述的就是这种还原于事物外在并且进行发展创作的情理上的中和之美。
另外,中国的传统的中庸思想讲究金、木、水、火、土,五行八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五行八卦的发展史,汉字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就是“中和”之美在古典美——汉字中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绘画与外国的绘画相比,留意的是线条的刚柔并进,也留意画中的故事性。而儒家经典中的“中和”正是讲究以柔克刚、刚柔并进的思想,这与中国的古典绘画美相吻合。另外,中国所提倡的“中和”之美是“以和为美”“和气生财”,这在中国的传统名画中得以体现。例如,中国的名画《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画中主要记录的是中国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在中国的诗词歌赋中,唐诗、宋词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中庸思想的“和而不同”。唐代的闻名诗人杜甫曾赋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虽然在杜甫的这句诗中明显地感觉到了杜甫内心中的不甘与怒气,但是却完全看不出杜甫对于当世的怨气,在杜甫的心中可能是怒自己的不能为国效力,可能是在怒现实的不公,但是对社会却存有一丝丝的希望。还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凹凸各不同”也能看出这个意思。
再者“中和”提倡“阴阳二极”,阳为刚,阴为柔,“阴阳刚柔不行偏颇”,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宋代的闻名女词人,李清照。作为一位宋代时期家境优越的女子,李清照并没有无忧无虑地生活下去,在她的世界中有对爱情、官场的热情追求。作为一名女子,李清照外表柔弱,但是内心却无比坚毅。正体现了“中和”之美中的“刚柔并进之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很多愁”李清照在泛舟游玩时,写下了这句诗,在她游玩时并没有遗忘心中的愁苦,这样的感情体现了“中和”之美中的兼容两极,适度中和的思想。
(摘编自张莹琪《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美学家的心目中对山水的理解与西方艺术家有所不同,与西方的本体论、相识论相比,中国古代的美学家对美的追求更留意内心的情感和品性的抒发,与自然所带来的气韵相糅合,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正如孔子对自然美的观赏“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当中孔子所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同的人内心的想法和人格气质有所不同,因此,对自然的观赏也各持己见。其中知者乐水中的水代表动,仁者乐山中的山代表静,从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看出自己的人格和道德精神。有关孔子对自然美的看法还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自然物本身并没有属性,但人们在观赏自然美的同时可以把情感和它们联系到一起,达到天人合一的相互贯穿。
(摘编自李宜杰《中国古典美学中自然美的体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始终为人所称道,主要是因为从“仓颉造字”传闻起先,其字体的传承未曾间断。
B.《清明上河图》作为传世名画,较好地呈现出“中和”之美的特点,但是在场景喧闹的背后却带有确定程度的忧患意识。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通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作者杜甫的不甘与怒气,而且这背后也看不出“怒而不怨”的思想。
D.女词人李清照在泛舟游玩时,还不忘想着处理麻烦的事情,这也就提示我们,欢乐中往往有隐忧,做事确定要把握一个度。
【解析】选B。A项,文中是说“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老的‘仓颉造字’传闻,到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字体的逐一演化,形成了古典美学中的汉字文化”。C项,从“中和”思路动身,通过诗句我们看到了作者杜甫的不甘与怒气,但这背后却体现出“怒而不怨”的思想。D项,原文是“在她游玩时并没有遗忘心中的愁苦”,不是说“还不忘想着处理麻烦的事情”,而且文中也看不出“欢乐中往往有隐忧,做事确定要把握一个度”。
2.依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日、月、山”的创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八卦,乃至“一生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评价含解析鲁教版必修1.doc
- 2025版高中历史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7课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提升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_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第一章计数原理1第1课时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及其简单应用学案新人教A版选修2_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__力1重力与弹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三十四名句名篇默写二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鲁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数学课时练习18反证法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2_2.doc
- 2025版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2_3综合拔高练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1.docx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同步训练10辽夏金元的统治含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油化验练习测试卷.doc
- 公路825482m连续刚构桥设计毕业.doc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Animal friends单元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中建《工程造价资料管理办法》中建.docx VIP
- 在MetaTrader 5 Using Gateway API的使用说明书.pdf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医健康理念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通信原理》课件-ch.ppt VIP
- 标准图集-22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pdf VIP
- 恩施富硒土豆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oc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