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IPO定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600字.docx

2025【IPO定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6600字.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O定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录

TOC\o1-2\h\u2324IPO定价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

310811.1国外影响IPO定价及市场表现的因素研究 1

285751.IPO一级市场抑价研究 1

139632.IPO上市后价格的研究 2

101251.2国内影响IPO定价及市场表现的因素研究 3

317151.关于IPO价格 3

242522.IPO定价的影响因素研究 4

21716[参考文献] 6

1.1国外影响IPO定价及市场表现的因素研究

1.IPO一级市场抑价研究

国外大多研究认为,IPO存在抑价发行的现象。关于IPO抑价发行的原因,主要从承销商、发行人、投资者等角度进行分析,以及从法律制度因素、发行和上市时间、信息不对称假说和风险与不确定性影响等因素进行分析。

(1)承销商的视角。Baron(1982)发现承销商会有意压低新股发行价格,以降低承销失败的风险。Muscarella(1989)以1970-1987年期间投资银行为样本,研究发现,与其他IPO相比,参与自己证券分销投资银行的IPO价格更会被低估。Ljungqvist等(2002)研究发现当承销商试图以牺牲热情的投资者为代价,实现股票销售利润最大化时,就会出现股票定价过低和长期表现不佳的情况。Arthurs等(2008)发现承销商与风险投资家事先存在关联会使定价更低。但部分学者持相反的观点。Benveniste等(1989)研究发现承销商可以减少IPO定价过低。类似的,Carter等(1998)研究发现在持有3年的时间里,由声誉更高的承销商处理的IPO,其股价低于市场表现的情况会更少。

(2)发行人的视角。Rock(1986)研究发现发行公司以折扣价定价,来保证不知情的投资者购买发行的股票。Welch(1989)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IPO)时压低价格,以期在增发中采用更高价格。James,R等(1996)研究表明发行人对所有权分散的需求产生了定价过低的动机。Su等(1997)研究发现向外部投资者传递公司价值的策略是定价过低的原因。Alexander等(2003)研究发现在“网络泡沫”期间,上市前所有权结构的显著变化和内部人出售行为等公司特征与股票定价相关。Max等(2014)研究发现当IPO抑价有助于保护家族企业的利益,家族企业会选择比非家族企业更高的IPO抑价,从而牺牲IPO收益。而Arthurs等(2008)研究发现董事会内部人员的监督和董事会经验能有效防止IPO定价过低。

(3)投资者的视角。Brennan等(1997)研究发现在股票分配过程中,抑价发行被用于确保超额认购和配股。Miller(2000)发现意见的高度分歧提高了最初的市场价格,而意见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Guo(2001)研究发现当投资者认为IPO撤资可能性较高时,IPO抑价较低。Jenkinson等(2008)研究发现投资者特征,尤其是与账簿管理人之间的经纪关系是影响配股的最重要因素,从而支持了IPO配股是与投资银行之间的隐性交换交易的一部分的观点。AllenFranklin等(1989)研究得出新股抑价发行仅仅是传递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一种信号,投资者只有发现最有前景的公司才能实现盈利。

(4)法律制度的因素。Lowry(2011)也研究发现诉讼风险较高公司的IPO抑价幅度更大。但是Philip等(1993)研究发现诉讼回避假说不能很好地解释IPO定价偏低的原因。关于制度,Sherman(2005)研究表明询价方式建立使承销商能够管理投资者认购股票的渠道,从而降低发行者和投资者的风险,并控制信息获取方面的支出,从而限制定价过低或上市后的波动性。

(5)其他因素。?发行和上市时间等影响。Hui等(1998)研究表明发行和上市之间的长时间滞后及新发行的事前风险是市场调整的IPO抑价的关键决定因素。?信息不对称假说。Jay等(2002)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不是许多IPO现象的主要驱动因素。Padgett等(2002)研究发现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很好解释了中国IPO市场,而信号假说却不能完全解释。?不确定性的影响。Su等(2004)研究发现IPO定价过低与事前不确定性相关,包括发行规模、内部人所有权、披露实践、市场状况和配置机制。

2.IPO上市后价格的研究

关于IPO股票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价格的研究,主要有上市后股票收益情况和影响上市后价格的因素研究。

(1)IPO上市后股票收益。Hatfield(1969)的研究结果表明新股的投资者一般享有更高收益。Ibbotson(2006)研究了新发行普通股上市初期和上市后的表现,发现平均初始表现为正。然而,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结论,Ritter(1995)研究发

文档评论(0)

02127123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关注原创力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