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典文献的标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不明官名。如《日知录集释》卷八“都令使”条:乃以都令使视奉朝,请其重之如此。按应为:乃以都令使视奉朝请,其重之如此。“奉朝请”本为汉时显贵定期朝见皇帝之称,魏晋后演变为官职名。020301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又如中华书局1965版《资治通鉴》卷130:01山阴公主,帝姊也,适驸马都尉何戢。戢,偃之子也。公主尤淫恣,尝谓帝曰:“妾与陛下,男女虽殊,俱托体先帝。陛下六宫万数,而妾唯驸马一人,事太不均。”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02按:“面首左右”为官职名,不当断开,否则误认为其左右各三十人。应为“帝乃为公主置面首左右三十人”。03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三,不明文献名称致误。一是系文献名而未标者或非文献名而误标者。如《日知录集释》卷三十一“吴会”条:荀勖食举乐,东西厢歌曰:既禽庸蜀,吴会是宾。又如卷三十一“江西、广东、广西”条:《扬子法》言:楚分江西。按应为:荀勖《食举乐东西厢歌》曰:“既禽庸蜀,吴会是宾。”按应为:扬子《法言》:“楚分江西。”扬子即扬雄。2341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又如卷三十二“而”条:《汉乐府》“艾如张后”、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无为如治,高如不危,满如不溢。按应为:汉乐府《艾如张》。后汉《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无为如治,高如不危,满如不溢。”“汉乐府”非书名。“艾如张”则为汉乐府铙歌名。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再如卷二十八“寺”条:《诗》云寺人,《孟子》易之阍寺……。按应为:《诗》云寺人孟子,《易》之阍寺……。《诗经·小雅·巷伯》:“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周易·说卦传》:“艮为山,……为阍寺。”二是两种文献误合或一种文献误分。误合者如《日知录集释》卷十九“直言”条:椒专佞以慢慆兮。《章句》谓楚大夫子椒。洪兴祖《补注古今人表》有令尹子椒。按应为:“椒专佞以慢慆兮。”《章句》谓:“楚大夫子椒。”洪兴祖《补注》:“《古今人表》有令尹子椒。”《补注》即《楚辞补注》,《古今人表》则指《汉书·古今人表》。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又如卷五“齐衰三月,不言曾祖以上”条:《礼记·祭法》言“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尔玄孙,无有老幼”。玄孙之文,见于《记·传》者如此。按应为:《礼记·祭法》言“適子、適孙、適曾孙、適玄孙、適来孙”。《左传》王子虎盟诸侯,亦曰“及尔玄孙,无有老幼”。玄孙之文,见于《记》、《传》者如此。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日知录集释》于“记传”处原注:《史记·孟尝君传》: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本段前引《礼记》及《左传》语甚明,故“记传”当是《礼记》、《左传》之省称。本段并未援引《史记》文字,且《史记·孟尝君传》亦不当省作《记·传》,否则语意不明。又,“適子適孙”之“適”同“嫡”,不当简化为“适”。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误分者如《日知录集释》卷三十一“陕西”条:《肃宗·诸子传》:杞王倕可充陕西节度大使。按应为:《肃宗诸子传》:“杞王倕可充陕西节度大使。”《肃宗》并非书名;《诸子传》亦不附于《肃宗纪》之下。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四,不明引文致误。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危害的是和作者自已的话区别开来,不明引文常常导致错误。0102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一是直接引用而未加引号。1如中华书局1982版《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老氏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贤达之流,固必兼而有焉。”2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老子》三十三章语,当加引号。3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吴小如说:“标点一千字决不比写一篇千字文省时省力”,“能写千字文章的人还未必能标点一千字的古书”。误读给研究工作带来的危害,不仅表现在古籍的标点上,还表现在其他方面。例如,《檀几丛书录要》收录《家训》一卷,系明末清初张习孔所撰。但《续修四库全书提要》却著录为“孔黄岳撰”。何以会如此?就因为误读了原书的署名。原书署“天都张习孔黄岳著”,“天都”为作者籍贯,“张习孔”是姓名,“黄岳”是别号,但《提要》却将姓名的末字与别号拼凑成“孔黄岳”。这是误读造成著录错误之一例。12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有些古汉语词汇流传到现在,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有些古汉语词汇,到现在已经很少用,甚至灭亡了,因此,在标点古籍的时候,遇到样的词汇,要特别慎重。02古人云:“学识如何观点书。”古籍标点不易,出现错误亦往往难免。01第三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01040203其错误类型和致误原因大致如下:不明词义(古词、通假、典故、方言等)致误。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