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水稻绿色优质生产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技术的高效实施
摘要: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下,绿色、高效、优质的水稻生产管理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挑战,需将科学、系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其中。针对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让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平衡,发挥出产量提升、减少资源消耗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水稻绿色优质生产管理技术进行探讨,旨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关键词:水稻;绿色;生产管理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消费国,水稻作为国内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属于极为重要的内容。江西省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生态资源,为优质、绿色的粮食生产提供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商品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因此需对水稻的绿色优质生产管理技术的应用进行重点关注。将科学的种植与管理手段应用于水稻种植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让农业发展朝着可持续方向迈进。
1绿色优质水稻管理的意义
绿色优质水稻管理技术就是将已有的种植技术作为基础,针对绿色、优质的种植技术进行积极探索,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实现技术手段的创新,让水稻高产与高效、用地与养地之间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真正达到绿色管理的目标。首先,将绿色优质水稻管理技术用于水稻生产管理中,可对水稻的产量、品质进行有效提升,让人们的高品质粮食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其次,还要在种植中最大程度地降低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使用量,让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得到有效降低,发挥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1]。最后,科学的管理技术能够让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并对居民健康进行保证,让其有害物质的接触风险得以降低,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绿色优质水稻管理技术
2.1选地
选择绿色水稻种植区域是对水稻健康生长进行保障的重要因素,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适宜的地块开展水稻生产管理,促进水稻产量、质量提升,真正实现绿色优质生产。要对生态环境进行关注,以空气、土壤质量良好的区域作为主要种植地块,避免在种植中受到工业排放、污染等因素影响,为水稻生长发育创建良好生态环境。具体来说,需以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为主,并对其灌溉水源的充足性进行关注,以地势较低、容易灌溉的地块为主要选择,避免受到水土流失与不当排水的影响,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水分。同时,要以起伏适中的地形为主,避免陡峭的山坡或洼地,不利于水稻管理。另外,水稻的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温度,因此需选择温度、湿度适宜的地块,促进水稻生长与发育。
2.2选良种
水稻种植品种的选择需遵循抗逆性强、高产量的特点,以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的优良品种为主。同时,要结合种植区域的天气、土质、降水等条件选择不同生育期的水稻品种。比如龙南地区早稻以金珍优早丝、广泰优华占、银两优丝苗等品种为主,中稻以唐两优郁香占、荃优丝苗、荃优33等品种为主,晚稻以又香优龙丝苗、野香优莉丝、五乡优粤农丝苗等品种为主。一般早稻在3月底至4月初播种,4月底至5月初移栽。中稻在4月初至5月底播种,6月底至7月初移栽。晚稻6月中下旬播种,立秋前移栽[2]。
2.3种子处理
在育苗之前需对种子进行一系列处理,为发芽率提升打下良好基础。首先,在对水稻进行播种前,需选择饱满的健康种子作为良种,对瘪、瘦、秕、空种进行剔除,然后于天气晴朗的上午10:00至下午3:00进行晒种操作,一般是将精细挑选出的种子均匀地摊铺成7~9cm厚的薄层,对其进行2~3d的晾晒处理。接着,要按照1:5的稀释盐水,将晒好的种子放在配好的盐水当中,其倒入量不可超出盐水体积的1/2,待种子沉底后借助工具将浮在水面的杂质进行清除处理,然后捞出沉底的种子,利用清水对其进行清洗,避免残留盐分对发芽率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要借助10%的浸种灵EC乳油浸种,时间控制在5~7d,并定期做好搅拌。完成浸种处理后,使用58%甲霜灵·锰锌WP可湿性粉剂进行药物拌种处理。最后要开展催芽操作,对处理过的种子攒堆,借助保温催芽促使其露白,可按照3~4次/d的频率翻种,让堆内堆外温度差异不大,待80%左右的种子露白后,方可播种。
2.4培育壮苗
水稻播种时间依品种而定,中晚稻一般不需进行保温处理,早稻播种期间若温度处于较低水平,需借助地膜覆盖发挥出保温效果。若需保温处理,需将膜内温度控制在28~30℃,不可超过35℃,若超过该温度需揭开地膜保持通风,避免出现小苗徒长或烧苗现象。当出苗率为60%左右时,需喷施1次齐苗水,让其生长环境保持湿润状态。当秧苗长到1叶1心时,可将温度控制在25~28℃,并开展通风炼苗操作,喷施1~2次水,让苗床保持湿润状态。当生长到2叶1心时,需将温度控制在25℃,并在晴朗天气将塑料薄膜全部打开,展开通风炼苗,然后在下午4:00左右盖膜,让秧苗可以尽快适应外界环境。当生长到3叶期时,可将温度控制在20~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