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充分条件
(1)一定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
(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
(3)一定能量的热源
(4)可燃物、助燃物和热源三者的相互作用
燃烧不仅具备可燃物、助燃物和热源,且满足相互之间的数量比例,同时还必须使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否那么,燃烧也不能发生。;;;;一、煤炭自燃理论
1、煤炭自燃机理
(1)细菌作用学说
中心内容是:煤在细菌作用下的发酵过程中放出一定的热量,对煤在700C以前的自热起决定性作用。当微生物极度增长时,一般都有生化放热过程,当煤自热温度升到700C以上时,所有的生化过程都将消亡,同时引发煤炭自燃。
为了考查细菌作用学说的可信性,有的学者曾将具有强自燃性的煤炭置于温度为1000C的真空环境里达20h,任何细菌都死亡,然而煤的自燃倾向性并未减弱。;(2)黄铁矿作用学说
中心内容是:煤的自燃过程,是由于煤层中的黄铁矿(FeS2)暴露于空气后与水分和氧相互作用,发生放热反响而引起的,19世纪下半叶,这一学说曾被广为认定。
然而后来发现不含黄铁矿的煤层也发生了自燃,该学说无法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酚基作用学说
中心内容是:导致煤自燃是因为空气中的氧与煤体中所含有的不饱和酚基化合物作用时,放出热量所致。
酚基导因作用是引起煤自燃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学说实际上是煤与氧的作用问题,因此可作为煤氧复合作用学说的补充。;;(3)通风条件
●通风对自燃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空区、煤柱、和煤壁裂隙的漏风。
●漏风使这些地点煤氧化生热,生热多少和生热能否积聚取决于漏风风速的大小。
●当风速过小时,漏风供氧量很小,氧化生热少,不易自热和自燃;
●当漏风风速过大时,供氧充足,氧化生成的热量易被带走,同样不能形成热量积聚,煤也不能自燃;
●只有当漏风既有较充分的供氧条件,同时氧化生成的热不易带走,热量积聚起来,自燃才能成为可能。;采空区煤炭氧化自燃“三带〞划分
对于U型通风系统的采空区,按漏风大小和遗煤发生自燃的可能性采空区可分为三带:
散热带I:L1=5~20m,由于自由堆积,空隙漏风大,Q生Q散;
自燃带II:L2=20~70m,空隙、漏风小,Q生Q散;
窒息〔不自燃〕带III:漏风小,氧气浓度低,不具备自燃条件。已经发生自燃的遗煤因缺氧而窒息。;
;;;;;;;;;3、常用的指标气体
煤炭自热过程中生成的CO、CO2、C2H4、CH4、C2H6、C2H2等气体的浓度与煤体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作为判断煤自燃开展程度的指标。
气体分析法的指标气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煤氧化所产生的气体成分;二类是煤氧化产生气体的浓度变化或气体之间的比值关系。
目前常用的指标有CO、格雷哈姆系数、乙烯(C2H4)、烯炔比(C2H4/C2H2)、链烷比(C2H6/CH4)等指标。;;;;(2)格雷哈姆(Graham)系数ICO
风流经火源或自热源风流中CO的浓度增加量与氧浓度减少量之比,作为自然发火的早期预报指标。;(3)乙烯(C2H4)
乙烯(C2H4)是煤氧化自燃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煤温达80~1200C后。不同煤岩成分产生乙烯(C2H4)的初温度存在差异,如丝煤在升温900C左右会产生乙烯(C2H4),而暗煤、亮煤、镜煤那么需升温至1100C以后才会产生乙烯(C2H4)。乙烯(C2H4)生成量与煤温成指数关系。
一般矿井的大气中是不含有乙烯的,因此,只要井下空气中检测出乙烯,那么说明已有煤炭在自燃了。
利用乙烯作指标气体不需要制定临界指标。;;;停采线和开切眼
停采线和开切眼附近浮煤堆积大,漏风严重等原因,容易发生煤自燃现象。
厚煤层采用分层开采时,上分层的停采线位于下分层采煤工作进风巷的始端与回风巷的末端之间,该处风压差最大,形成漏风通道。另外,下分层工作面的进风巷均在上分层采空区下掘进,因此,进风巷假顶也会向上分层采空区产生连续漏风。而停采线处往往存在大量的遗煤,其在漏风状态下构成煤自燃的危险源。;;开切眼处遗煤堆积情况与停采线大致相同,如果相邻的工作面进、回风巷向采空区的开切眼漏风,那么该处容易发生煤自燃。
另外,煤矿现场为了缩短工作面准备时间,有时沿邻近巷道掘进新工作面的开切眼和局部区段平巷,新工作面投产后,虽然会通往邻近巷道的通道封闭,但仍然很难完全防止向采空区漏风。开切眼处的漏风情况如下图。;(2)煤柱
留煤柱保护区段巷道时,在采动压力和地应力的作用下,煤柱容易压裂、破碎或坍塌,形成大量浮煤堆积,留下漏风通道,容易发生煤自燃现象。
(3)巷道顶煤
根据高冒区松散煤体的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PR岗前培训-蓝清.ppt
- 国际营销案列分析---王老吉.ppt
- 大丰水岸鑫城爆破提案.ppt
- 保健按摩师培训之经穴知识.ppt
- 安全员消防知识培训.ppt
- 健康养生养老市场分析暨三亚中医健康国际休闲养老城项目策划方案.ppt
- 关注物业服务细节管理.ppt
- ppp项目管理要点及案例分析.ppt
- 江苏南京御水湾花园项目开盘前市场推广策划报告.ppt
- PDC钻头优化设计与选型技术.pptx
- 2024年农村集体合同4篇.pdf
- 密植型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效果与优化策略分析.docx
- 2024黑龙江省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资格考试必背200题真题题库及参考答案(新).docx
- 高三化学模拟试题练习北京高考理综试题.doc
- 仓库标准化管理规范与实施策略.docx
- (完整版)高职复习题二.pdf
- 高三文科数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 (八省联考)2025年云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易错题】.docx
- 2024年福建省漳浦县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考试必刷200题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及答案(基础+提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