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章末整合提升;网络构建·统全局;网络构建·统全局;专题突破·提素养;专题一;(1)自然地理要素;(2)人文地理要素;2.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典例展示
1.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陕北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如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①气候多种多样 ②地形多种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
A.通风透气 B.冬季可接收更多阳光
C.防潮 D.保温;(3)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解析]第(1)题,“石头房、竹木房”是就地取材建设的,与建筑原料有关;“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的建设受地形影响,一般吊脚楼建在山区,而三合院及四合院建在平坦之地,故B正确。第(2)题,陕北地区纬度较高、海拔高,冬天气温低,同时冬季受冬季风(西北风)影响而气温更低,因此一般不设北窗,南边窗户较大,可接收更多的阳光,增加室内温度,故B正确。第(3)题,陕南民居注重排水,说明陕南降水较多;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说明陕北降水较少;两地区主要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而出现了降水差异,故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故C正确。
[答案](1)B(2)B(3)C;对点训练?炕起源于西汉,是我国北方农村晚上休息的“暖床”,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炕的位置和面积随着时代、区域的差异而变化。下图为我国辽南地区某村落27座民居炕屋面积与南向住宅建筑面积比统计图(括号内数字为建设年份)。据此完成(1)~(2)题。;(1)形成“南人住床,北人睡炕”的原因是()
A.气候 B.地形
C.经济状况 D.习惯
(2)图中Ⅰ、Ⅱ两区域相比()
A.Ⅰ区域人口数量多
B.Ⅰ区域房屋保温性能不足
C.Ⅱ区域居住条件差
D.Ⅱ区域外出务工人员多
[答案](1)A(2)B;[解析]第(1)题,由材料“炕是我国北方农村晚上休息的‘暖床’”可知,北方冬季气候寒冷,为了保暖而睡炕,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气候。第(2)题,图中纵坐标表示炕屋面积与南向住宅建筑面积比,从图中可知I区域炕屋面积比例大且建设年份早,可推测出Ⅰ区域房屋保温性能不足,B项正确。两区域人口数量、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从图中无法读出,A、D项错误。Ⅱ区域炕屋面积比重小且建设年份晚,说明居住条件好,C项错误。;专题二;(2)地貌差异的形成;2.人类活动要素差异;人类活动;典例剖析
2.(2024·广东实验中学期中)下图为2018年12月—2019年2月我国部分城市的太阳“上岗”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统计资料。读图,据此完成(1)~(2)题。;(1)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地形
C.天气 D.海陆分布
(2)造成不同年际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变化大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气温年际变化大;[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自然环境因素差异的形成原因。第(1)题,太阳“上岗”率指同期实际“上岗”时间与理论最大时间值之比。影响各城市太阳“上岗”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晴天数越少,太阳“上岗”率越低,C项正确;纬度、地形、海陆分布不是影响太阳“上岗”率的主要因素,A、B、D项错误。第(2)题,影响太阳“上岗”率的主要因素是天气,故推测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年际变化大,受季风影响,有的年份降水量大,导致同期太阳“上岗”率普遍较低,B项正确。
[答案](1)C(2)B;对点训练?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其收割顺序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小麦收割顺序从甲到乙、从乙到丙,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水分植被 B.水分海拔
C.热量海拔 D.热量植被
(2)华北平原以西的冬小麦主产区多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农户种植意愿有差异 B.市场需求少且分散
C.破碎的地貌形态限制 D.气候类型差异较大
[答案](1)C(2)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从甲到乙,冬小麦的收割顺序为从南到北,收割时间主要与小麦成熟时间有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热量);从乙到丙,冬小麦的收割顺序为自东向西,其中跨越了太行山,沿线地势落差较大,丙地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第1节.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第2节.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第3节.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第4节.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微专题突破Ⅰ.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1章 章末总结提升.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2章 第1节.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2章 第2节 第1课时.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2章 第2节 第2课时.pptx
- 人教版高中地理地理 必修第一册同步课件 第2章 微专题突破Ⅱ.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最近下载
- ZZ027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 婴幼儿保育赛项理论题第3套(含答案).doc VIP
- 单片机(李朝青)课后习题答案.pdf
- ZZ027-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第5套(含答案).doc VIP
- 厦门房地产行业报告.pptx VIP
- 普外科手术并发症处理ppt.pptx
- 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中医临床路径.doc VIP
- 年处理10万吨乙醇-水筛板精馏塔设计说明书2024.12.18.docx
- 2023年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复习题.pdf VIP
-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技术.pdf
- 2022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知识点思维导图 主题五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