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专题五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丝绸之路
纸币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有所进展但受经济政策制约的特征。可按以下四条线索进行整理。
线索一:古代农业
古代农业进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古代商业进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治理、货币演化、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进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治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受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
线索四:古代的经济政策
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进展缓慢的重要因素。
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知能提升课Ⅰ“你耕田来我织布”理解田园风情——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
一、生产模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1.概念
(1)“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一种原始的农业耕作法。古代多山地区,农民播种前,常先伐去林木,烧去野草,以灰肥田,然后开出耕地,以播种农作物。
(2)“精耕细作”: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综合技术体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农业进展的基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的总目标,其作用是转变了农业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2.表现
(1)耕作技术——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①“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
②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农业发达地区已经接受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汉代
牛耕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东汉时,某些地区消灭了一牛挽犁
唐代
消灭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
③基本特点: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水利工程和浇灌工具——“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①水利工程:
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两汉
关中农民制造了“井渠”。王景成功治理黄河
唐至明清
政府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治理
②浇灌工具:
隋唐五代
北方已使用立井水车作为提水浇灌工具,在长江流域,制造了高转筒车以引低处水浇灌高处农田
宋代
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明清
消灭了风力水车
3.影响
(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进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
(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缘由。
二、经营方式——从“千耦其耘”到“男耕女织”
1.“千耦其耘”:由于农具原始,多接受大规模简洁协作方式进行生产。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1)形成缘由: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消灭和普及,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②土地全部制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肯定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的进展使劳动者有力量进行独立的生产活动。
③政府为保证财源,多实行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特点:
自给自足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
封闭性
相互之间缺少交往与合作
脆弱性
规模小、水平低,抵挡天灾、人祸(苛政、土地兼并等)的力量差
落后性
生产工具简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进展
(3)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传统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专制集权社会生存和进展的经济基础,关系到古代经济的富强和政权的安危。
3.地主庄园经济(田庄经济)
(1)概念:田庄是汉代地主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众多的依附人口,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实体。
(2)形成:
①汉代田庄的形成固然离不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进展,但更离不开它的物质基础——土地和人口。土地和人口是汉代田庄形成、存在和进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②唐中期以后,成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庄园地主一般把庄田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租地农民对地主有肯定的依附关系。庄田产品多用于自给,少数也出卖,庄园(田庄)经济也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3)影响:
①在田庄里,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深厚的封建宗法颜色。
②东汉地主田庄的大量存在,使东汉社会的进展不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强大和统一的巩固,而是表现为封建国家的贫弱和政治局势的不稳定。
三、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从“国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全部(土地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西周时期,土地被划分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2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x
-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大理新世纪中学2024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专项突破练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2.4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时素养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 2024_2025学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全攻略专题01揭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神秘面纱.docx
- 2024_2025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检测题1新人教版.docx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第3节生态环境保护作业含解析湘教版选修6.doc
-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1政治文明历程第2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10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课时跟踪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最新).docx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实用).docx
-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docx
- 高中数学解析几何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技术课程融合的校本实践研究——以“设计与智造”为主线.docx
- 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网络舆情分析的教学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化学有机合成实验教学方法探究以醇的制备为例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在乘法运算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与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