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课标原文: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了

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知识与技能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

活动基地。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

分析材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

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

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

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通过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事迹的介绍与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

感,以及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不断追求真理的精神。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知道陈独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三组不同的图片:(1)孙中山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袁世凯在北京

天坛祭天;同时袁世凯为实现独裁专制,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

本”,(3)对联:“皇恩雨露深,帝德乾坤大”。

2.提问学生:这种现象反映中国当时怎样的现状?(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

期望的和平与秩序。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如何解决?(必须启发国民

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独立的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思

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3.板书课题:一场空前思想解放运动展开了。《新文化运动》

二、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自学思考题:

(1)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时间

兴起标志

主要人物

口号

阵地

主要内容

(2)思考:什么是旧道德?什么是新道德?

旧道德主要是指: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尊重生命等。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提出了怎样的的主张?对中

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合作学习:依据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出示以下材料:(1)

(2)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

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

道没有爱情就离婚。

(3)1918年,金陵女

(4)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钱玄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

样,……”。“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

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积极: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思想解放;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

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随后爆发

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传播和铺垫的作用。

消极: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是片面的,偏激的。

3.拓展提升: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4.探求规律:

新文化运动是向西方学习什么?近代化探索分别是哪些群体进行的那些探

索?有什么特点和启示?

三、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提问并师小结

一场思想——新文化运动一本杂志——《新青年》

两面大旗——民主、科学五位干将—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鲁迅、胡适

四、板书

时间:1915年

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

文档评论(0)

智洲云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