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松阿扁叶蜂危害特点及切实有效综合防治技术应用.docx

松阿扁叶蜂危害特点及切实有效综合防治技术应用.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松阿扁叶蜂危害特点及切实有效综合防治技术应用

摘要: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posticalisMatsumura)是一种对松树危害性极大的害虫,主要以幼虫形式来取食松树的针叶造成危害,同时留下叶片的中脉。3龄幼虫发生之后会把松树针叶全部吃掉,而且还会对松树嫩枝皮部造成危害,严重影响松树正常光合作用,导致松树生长变弱。另外,在松阿扁叶蜂危害的同时,常常伴有其他蛀干害虫同时危害,导致松树无法正常生长,更甚者出现死亡。所以,必须要对松阿扁叶蜂防治工作给予充分重视,了解与掌握松阿扁叶蜂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以便针对性的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技术控制与减少此类害虫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松阿扁叶蜂;松树;危害;综合防治技术

松阿扁叶蜂对多种松树树种均会造成危害,同时松阿扁叶蜂生活习性较为特殊,发生量相对较大,严重影响松树正常生长,也大幅增加了此类害虫的防治难度。所以,只有准确了解与掌握松阿扁叶蜂生活习性与危害特点,才有助于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展开防治,有效提高防治效果,把松阿扁叶蜂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

1松阿扁叶蜂概述

1.1生态特征

蛹:分为雌蛹(14~18mm)与雄蛹(10~12mm),长短各不相同,颜色也具有一定差异性。雌蛹颜色一般表现为棕黄色,而雄蛹多为浅黄色。但需注意雌蛹和雄蛹羽化之前颜色均为黑色。

幼虫:身体呈扁平状,老熟幼虫一般长约16~22mm,头部颜色为褐色偏暗,但具有一定光泽,有1对触角和1对单眼。胸背板的颜色也为褐色,眮部呈绿色。有3对胸足,无腹足。

卵:形如舟状,初产颜色为浑白色,之后逐渐发展成绿色,并在孵化之前转变为灰色。

成虫:身体颜色为黑色,具有一定光泽。雌虫一般长约14mm,翅展在29mm左右。有丝状触角,柄节颜色也为黑色,相对粗短。翅为透明膜质,表现为灰黄色。足部颜色为黄褐色,胫节长有3根刺,腹部为8节。雄性虫体一般为11mm长,头部两侧呈现黄色,顶部为黑色。

1.2生活习性

1.2.1生活史

松阿扁叶蜂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以老熟幼虫潜藏于土壤当中越夏与越冬,第二年春季3到4月份进入化蛹期,尤其是4月份中旬之后步入化蛹盛期,定在4月下旬开始羽化,一直持续到5月上旬。4到5月份也是松阿扁叶蜂的产卵盛期,5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6月中旬开始进行危害,7月上旬害虫下树钻入土中进行越夏与越冬。

1.2.2生活习性

刚孵化出的幼虫,把处于叶尖位置上的卵顶咬破,把头胸伸出来,腹面朝上,背部朝下,之后钻出卵壳。通过背部蠕动到达松树针叶基部,在松树刚长出的嫩枝和旧枝交替部位吐丝。松阿扁叶蜂4龄之前主要群居在一起,取食量也相对较少,在这之后取食量会明显增加,并分散性的造成危害,首先咬松针的基部,之后再取食叶尖,对松树叶片造成的危害非常严重。并在危害的同时吐丝把咬下来的针叶编织在一起,形成巢穴,长宽分别为3cm与1.8cm。通常1个枝条仅有1个巢穴,前口相对较大,主要用来取食,后口相对较小主要用来排粪,内部较为光滑。受到惊吓之后,会将头部回缩到巢穴内,尾部受到惊吓之后,会从前口部位爬出来,在巢穴当中静伏的幼虫背对树枝。幼虫把周围的松树针叶取食完之后,会向其他部位进行转移,造成新的危害,并制作新的巢穴。幼虫一共5~6龄,历时30~50天,末期幼虫在停止取食之后,爬到地面钻入土内,一般在地表5~20cm的土壤当中,在土壤当中制作成一个土室,其外形不是非常的明显,内部较为光滑,和华山松的籽壳比较类似。

老熟的幼虫也钻入土中进行越夏与越冬,并在土壤当中制作蛹室进行化蛹,刚刚孵化出的蛹颜色主要表现为绿色,之后慢慢变黄,胸腹部也逐渐成为黑色,发展成成虫出土。另外,也有一些幼虫存在于土壤当中滞育,蛹期一般为27天左右。羽化出的成虫通常在10~13时出土,出土高峰时间为12时。阳坡与半阴坡相比发虫出土的时间相对较早,而且多在晴天出土,阴天出土量较少。如果地表温度下降到4℃,出土的害虫数量极少或者不出土。出土之后的成虫会滞留在地表5分钟左右就能飞翔,寻偶进行交尾、产卵,并对松树针叶进行取食物补充自身营养,但此时取食量不是很大,而且一般主要在树冠部位造成危害。晴朗的天气条件下,最活跃的时间为10-16时,阴雨天气成虫的头向下垂静伏在枝头上进行避风,很少飞翔。雄虫飞翔时主要在树冠部位,雌虫一般在树之间进行爬行。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力,每次能飞20m左右,主要以曲线形式进行飞翔。求偶过程当中,雄虫寻找雌虫进行交尾,交尾过程中,雄虫在雌虫的翅上搭上后足,片刻之后雌虫爬行,而雄虫不动,表现为一字型。同时在交尾时,也有的雄虫悬挂在树枝上,被雌虫拉着移动。还有的在空中飞行交尾。雌雄一生当中可进行10次交尾,通常在晴朗的天气条件下进行,交尾时间集中在13~15时,阴冷的天气条件下一般不进行交尾。完成交尾之后的雌虫会在树枝上爬行,寻找适宜的产

文档评论(0)

151****8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安全评价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3日上传了安全评价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