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识点犯罪构成要件要素
犯罪构成的各个要件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组成要件的要素,就是犯罪构成的要件要素。例.行为、结果、对象等属于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年龄、辨认控制能力、身份等属于犯罪主体要件的要素;故意、过失、目的等属于犯罪主观要件的要素。
具体而言,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可作如下分类:
客观、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1.客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说明行为外部的、客观面的要素。例.行为主体、身份、行为、结果。2.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表明犯罪行为人内心的、主观面的要素。例.故意、过失、目的、动机。
记述、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1.记述(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日常生活对该用语有明确的界限,如“人”“妇女”“毒品”等生活术语。对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相对应的客观事实,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是通过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例1.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人”,显然通过我们的直觉、感官就能知晓。例2.《刑法》第三百二十条所规定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的构成要件为“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其中,“提供”“伪造、变造”“护照、签证等出入境证件”即属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2.规范(不明确)的构成要件要素我们通过感知并不能够获得正确的判断,需要法官进行价值评价的要素——专业术语。例1.对于某张光盘是否属于淫秽物品,不同的主体看过客观内容之后,其认识结论也会存在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中的“淫秽物品”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例2.2018年10月27日晚,有网友爆料,当天下午她在G1402次高铁上发现邻座一名男子对一女童做出猥亵动作。该男子抱着一名五六岁的小女孩,把手伸进女孩的下身和背部,还撩起女孩的衣服,不断抚摸、亲吻。南昌铁路公安处官微发布通报称,视频中当事人周某某与小女孩系父女关系,周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猥亵”。但我(徐光华)本人认为这是“猥亵”,即便是父亲,也不应该对孩子做出此类动作。因此,“猥亵”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客观事实+价值判断。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法律的评价要素,例.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私财物、暴力。第二,经验法则的评价要素,例.入户抢劫中的“户”。第三,价值的评价要素,例.猥亵、淫秽物品、侮辱、诽谤等。3.其他问题(1)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虽然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明确的,但实践中,也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出现部分不明确的情形。例1.通常认为“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是死亡标准不同,也需要进行具体判断:如对于呼吸存在但脑死亡的“植物人”是否属于“人”,就可能存在不同的判断。例2.作为盗窃罪的对象的“财产”,一般认为属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但盗窃的电力、网络虚拟货物及游戏币等无体物是否属于“财产”,也曾存在过争论。(2)故意犯罪的成立都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其行为的意义,即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只要认识到对象属于这个“词”(如妇女、人、毒品),就能了解其行为的社会意义,而具体的内容如“人”“妇女”的名字,在故意杀人罪、强奸罪中则是不需要认识的。换言之,行为人只要知道对方是“人”还实施杀害行为,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就体现出来了,就成立故意杀人罪,而是否认识到“人”的名字等就不重要了。对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行为人只要认识到概念(“猥亵”“淫秽”)的客观内容就可以。即行为人只需要认识到客观事实即可。认识到客观事实,就认识到了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如果行为人没有认识到客观事实,误将英文的淫秽书籍当作英文学习教材出售的,不成立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但如果行为人已经认识到了光盘的内容,里面有多人发生性关系,即便其辩称该光盘并不“淫秽”,也成立犯罪。是否淫秽是一种价值判断,由法官完成。
积极、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1.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指积极地、正面地表明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要素,刑法分则对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内容,基本上都属于积极的构成要件要素。2.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指表明罪轻或否定犯罪性的构成要件要素。例.《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该规定即属消极的构成要件要素,具备该要求可以不构成犯罪。
共同、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1.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指任何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素。例.行为、主观罪过。2.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指并非任何犯罪,只是部分犯罪的成立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仅仅是某些犯罪必备的要素。例.国家工作人员这一身份,对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没有任何影响,但是,是认定贪污罪的构成要件要素,因此,不是任何犯罪都需要具备这一身份,属于非共同的构成要件要素。
(五)成文、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1.成文的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考每日一练刑诉(含答案).doc
- 法考每日一练真金题含答案.doc
- 法考知识:非法行医罪.doc
- 法考主观民诉案例 涉外管辖协议纠纷案.doc
- 法考主观民综案例 电梯吸烟劝阻案.doc
- 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司法释义区分.doc
- 每日一练法考客观题(收藏含答案).doc
- 每周法学小常识:犯罪的分类.doc
- 每周刑法小知识:作为犯与不作为犯的区别.doc
- 汇编1139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