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题库:文言文选段阅读试题.docx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题库:文言文选段阅读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题库:文言文选段阅读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孔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甲:吾闻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乙:吾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夫大人者,言而信之,行而果之,己未有得而患得之,己未盈而欲盈之,是天命也。

丙:吾闻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血气未定

(2)戒之在斗

(3)言而信之

(4)俯不怍于人

2.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吾闻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

(B)吾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

(C)及其老也/,血气既衰

(D)及其壮也/,血气方刚

3.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认为,君子应该戒除贪色、好斗、得利三种行为。

(B)乙认为,君子应该敬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

(C)丙认为,君子应该享受三种乐趣:家庭和睦、道德高尚、教育英才。

(D)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有三种行为:贪色、好斗、得利。

4.下列关于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认为,人在少年时期,应该戒除贪色;在壮年时期,应该戒除好斗;在老年时期,应该戒除得利。

(B)乙认为,君子应该敬畏天命、大人、圣人之言,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人。

(C)丙认为,君子应该享受三种乐趣:家庭和睦、道德高尚、教育英才。

(D)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有三种行为:贪色、好斗、得利。

5.文中甲、乙、丙三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6.文中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二、文言文翻译

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吾闻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3.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夫大人者,言而信之,行而果之,己未有得而患得之,己未盈而欲盈之,是天命也。

5.君子不器,何故?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父母俱存

(2)兄弟无故

(3)王天下

(4)存

2.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有三乐

(B)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C)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D)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B)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得到天下英才,并对其进行教育。

(C)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家庭和睦、道德高尚、教育英才。

(D)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得到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为王天下。

4.下列关于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B)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得到天下英才,并对其进行教育。

(C)孟子认为,君子应该得到天下英才,并教育他们为王天下。

(D)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家庭和睦、道德高尚、教育英才。

5.文中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分析。

6.文中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享受的三种乐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四、文言文比较阅读

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甲:《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乙:《论语·里仁》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请简述甲文中孟子所说的“君子有三乐”的内容。

2.请简述乙文中孔子所说的“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意思。

3.对比甲乙两文,请分析孟子与孔子对家庭关系的看法有何异同。

五、文言文写作

要求: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文言文短文。

材料:春日,游于园中,见桃花盛开,心有所感,遂赋诗一首。

例:桃花灼灼,春意盎然。游子怀乡,感慨万千。

六、文言文应用

文档评论(0)

wangfeife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