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智慧树知到《大学美育(安徽师范大学)》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2006年,自由职业者()根据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所改编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有着后现代无厘头的强烈色彩。
A:易中天
B:王大锤
C:胡歌
D:胡戈
答案:胡戈
2、()认为,美学应该研究感性认识。
A:鲍姆嘉通
B:鲍桑葵
C:康德
D:博克
答案:鲍姆嘉通
3、关于美学研究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强审美教育的自觉性
B:深化我们对艺术的既有知识
C: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美
D: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答案:增强审美教育的自觉性
深化我们对艺术的既有知识
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创造美
提高我们的审美素养
4、蔡元培之所以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精神困惑再也难以通过宗教来解决。()
A:对B:错
答案:对
5、认为美学应该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种说法比其它说法考虑得要更为全面一些。()
A:错B:对
答案:对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在柏拉图看来,只有()才是真实的、独立自在的。
A:神灵世界
B:理式世界
C:艺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理式世界
2、“美在关系”的说法,是由法国学者()所提出。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泰戈拉
D:狄德罗
答案:狄德罗
3、“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美必然具有感性形式。()
A:对B:错
答案:对
4、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每个人生活理想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美的判断会有所不同。()
A:错B:对
答案:对“
5、花的红”是情感评价,“花的美”是逻辑判断。()
A:错B:对
答案:错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对于人体美的评价,既要从静态角度考察,更要从动态角度欣赏。()
A:对B:错
答案:对
2、人对行为规范的遵守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西方称这种后天养成的习惯是“第一天性”。()
A:错B:对
答案:错
3、()时代,人们发现人体居然也可以借“艺术”的名义来包装、重塑,也可以仅凭外在形象就可赚取可观的经济利润。
A:劳动经济
B:消费经济
C:计划经济
D:消遣经济
答案:消费经济
4、()认为,身体关系的组织模式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组织模式,当代社会的身体早已被商业所挟持。
A:海德格尔
B:本雅明
C:舒斯特曼
D:鲍德里亚
答案:鲍德里亚
5、()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A:孟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答案:孟子
第四章单元测试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说法出自()
A:《老子》
B:《庄子》
C:《史记》
D:《论语》
答案:《论语》
2、宗炳认为,对自然山水的欣赏,最终是为了()
A:致用
B:畅神
C:比德
D:征服
答案:畅神
3、()属于原生态的自然美
A:云南玉龙雪山
B:浙江千岛湖
C:长城
D:安徽宣城的敬亭山
答案:云南玉龙雪山
4、自然美其实是多种审美要素的综合体,通常包括()等几大元素。
A:流动美
B:声响美
C:色彩美
D:形状美
答案:流动美
|声响美
|色彩美
|形状美
5、古希腊人审美的主要对象是人或神化了的人,自然美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偶尔才被提及。()
A:错B:对
答案:对
第五章单元测试
“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出自清代画家()的《天慵庵
随笔》。
A:方士庶
B:韩干
C:吴道子
D:渐江
答案:方士庶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文出自()
A:辛弃疾《青玉案》
B:晏殊《蝶恋花》
C:柳永《凤栖梧》
D:王国维《人间词话》
答案:柳永《凤栖梧》
艺术美就是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现实美。()
A:错B:对
答案:错
艺术品的虚拟性还在于它要超越现实的利害情感。它不是原始生糙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而是要借助虚拟情境来加以表现。()
A:错B:对
答案:对
汉代董仲舒说“诗无达诂”,意思是《诗经》里的任何一首诗都
没有最确定的解释。()
A:错B:对
答案:对
第六章单元测试
雕刻家()的《掷铁饼者》,展现的是力量之美、阳刚之美。
A:文克尔曼
B:罗丹
C:维纳斯
D:米隆
答案:米隆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原文出自()周密的《武林旧事》。
A:唐代
B:明代
C:元代
D:宋代
答案:宋代
德国学者()于1853年写出《丑的美学》,系统地论述了丑的各个方面。
A:罗森克兰兹
B:史蒂芬·贝利
C:翁贝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然的礼物(教学设计)人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2) .pdf
- 《新高考数学教考衔接分析》2026届高考数学复习研究 .pdf
- 广西专用2024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单元质检7不等式推理与证明含解析新人教A版文 .pdf
- 山山水水(教学设计)人美版2025美术一年级下册(2) .pdf
- 2025年全国焊工作业人员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pdf
- 教科版2025一年级下册科学1.3《比较物体的轻重》教案含反思 .pdf
- 2025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专项提升01 长句作答(1大模板)(原卷版) .pdf
- 《长安汽车公司融资模式及融资风险分析8700字(论文)》 .pdf
- 《泸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变化对教学理念深度转变的推动作用(论文)12000字》.docx
- 河北港口集团秦皇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笔试真题2024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