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江西梳城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检测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韩愈的师道思想对宋代以后儒学教育的发展和我国儒家师道传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钱穆就提出:“宋学最先姿态,是偏重在教育的一种师道运动。这一运动,应该远溯到唐代之
韩愈。”韩愈提出和坚守的“为师之道”是在“耻师”的社会风气、缺乏足够的外部引导与约束的
条件下的自我道德建设,体现的是教师的文化使命与道德担当。考诸韩愈的师道思想,在强
调“以德育德”的当下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韩愈所谓的“道”是相对于佛老而言的儒家之道,韩愈所谓的“师”则是相对于经师而言的
传道之师。由是“道”与“师”在此形成同构关系:一方面“道需要通过儒师的论说传述,才能
得以绵延不绝”(陆敏珍),教师成为道统传承的保证;另一方面,儒师需要维护“道”的神圣
性,以保证社会身份的尊崇,儒学成为教师地位的背书。显然“句读之师”不能承担起这样一
种“师”“道”同构的重任,因此韩愈在重塑“师道”传统的过程中,赋予了教师更为深刻的“为师
之道”。
师以传道的使命担当
《师说》开篇即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要自觉地把
“传道”作为自身的文化使命和道德责任,将儒家的圣王之道传承下去。魏晋时期儒学衰微
除了有社会动荡的客观因素外,也因儒家学者在“家法师守”的过程中忽视对儒家文化本身的
传承与创新。这样的人在韩愈看来,不过是“经师”,远远称不上“人师”。中国教育传统强调
的“以文化人”,关键在于化,而不在于文。具体而言“文”就是“古文,六艺经传”这些承载
“道”的“业”,而非“道”本身。换言之,文是教育的载体,而不是教育的全部。作为教师,不
能仅仅满足于“受业”,将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文化知识视为教育任务的达成,更重要的是
向学生传递人之为人的文化精神和道德精神。韩愈对“师道”的重塑,乃是树立起教师作为社
会道德担纲者和传承者的身份地位“师道尊严”无疑建立在对教师使命的高度张扬之上。
一方面,韩愈的师道思想为教师树立了道德身份,教师要以道自任。韩愈在儒家哲学上
创立了道统说,并将自己纳入传承谱系,为教师的道德身份建构了合法性。这一师以载道、
师以传道的谱系构建为后世所继承,成为我国师道传统的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韩愈的师道思想也要求教师要“敢于为师”,使“传道”成为道德自觉和行动自
觉。韩愈本人即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万万无恨。”“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
兼济天下也。孜孜吃,死而后已。”敢为人师事实上也意味着教师要做到主动施教,把提高学
生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作为自身的教育动机和教育责任。韩愈的士大夫身份促使他试图
去重建儒家的社会伦理体系,以维护岌岌可危的李唐王朝,多次的贬谪并没有动摇他对孔孟
之道的坚定信念,而仍然坚持基于教师身份的“舍则传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
①
首先,为师之人应当探究“道”的精神内涵。韩愈所创的“道统说”打破了师法、家法的儒
家教师观,认为“一个人只要能够与原本的教诲合而为一,就可以是一位好老师”。这固然为
从事教学的儒家学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但从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
能够向学生说明经典文本的含义之外,还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向学生阐明经典文本所蕴含
的“道”的人生指导意义。历史是流变不居的,教师如果没有能够基于儒家之道,赋予其现实
的社会价值,那么教师及其所谓的“道”就可能被学生乃至社会所抛弃。换而言之,教师对于
经典必须有所探究,只有对儒家精神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创新,才能使学生信服,才称得上“人
师”。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即在于此,探究精神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学识保障。
其次,为师之人应当参与“道”的社会表达。韩愈积极参与道德辩论,以儒家之道抨击佛
老之道,认为“抑非好己胜也,好己之道胜也”。“若不胜,则无所为道。”师者之传道应当有“道”
可传,如果只是抱残守缺、自视清高,没有积极表达自己对儒家经典的道德理解、对社会生
活的道德理解,那么学生难免会被其他学说的社会表达所吸引,教师就会陷入无道可传、无
生可教的困境。文章就是教师特有的道德表达形式,韩愈的“文以贯道”重道而不轻文,既强
调通过文章来阐释对社会现状的道德理解,以此引起学生对教师和儒学的认同,又寄望通过
文章来扩大儒家学说的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数学检测试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阳新县城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检测试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浏阳市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检测试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pdf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检测试题(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淮安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检测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