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道德知行统一04德:践行宇宙之规律,自然之法则,社会之秩序。03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01道:宇宙之规律,自然之法则,社会之秩序。02博达国学:杨千路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智慧——谈国学经典的务实与务虚之用参悟性地学理解性地学了解性地学010203学习国学经典“三境界”务实之用务虚之用务实之用语文教材完成学业(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古诗共74首,还有古文选句、名言警句、谚语、对联、騈句等若干。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新教材文言文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到30%。人教版高中新语文教材的特点之一:增加了古代文学作品新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占16个单元(包括古代诗歌3、古代散文9.5、古代小说2.5、古代戏曲1),全套教科书共34个单元,文言文约占课文总数的41%。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过去白话文只占40%的比例。文言文比例高一55%,高二65%,高三75%;台湾的中学语文,不仅要求学生会读文言文,还要能用文言文写作,要求显然比我们高。台湾(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语文教材升学考试“应试”完成学业务实之用012011年四川省高考成都语文卷:02满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03余下的90分中,文言文考题32分。042011年四川省中考成都语文卷:05满分150分,其中,作文60分,06余下的90分中,文言文考题35分。07两类考试均涉及课外的文言文。务实之用完成学业升学考试语文教材深造学习“应试”(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01“杨门学规”0238岁三轮车夫被复旦破格录取读博士?务实之用提升文化“文化强国”(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聚焦文化体制改革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务实之用提升文化“文化强国”(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就业选择0102030405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消息:012010年应届毕业生是本世纪初的6倍,022011年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03“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将04达到近700万人05……06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01务实之用02提升文化03“文化强国”04就业选择05“应世”06职业发展07(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良禽择木而栖《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务实之用01修缮品行02“斗妈大全”03(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04“教育”05“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孟子.尽心2“教,上所施下所效也。3育,养子使作善也。”4——说文解字5古代优秀教育者的榜样:孟母窦燕山01境教02务实之用修缮品行“斗妈大全”北大推荐要求“教育”(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务实之用01修缮品行02“斗妈大全”03北大推荐要求04“教育”05学生道德现状06(解决现实之需,从“应试”到“应世”)07道德目标自我化,标准多元化,取向功利化,行为庸俗化。当代大学生存在的社会道德问题尊师的气氛淡化。缺乏社会责任感。诚信度降低。中国传统社会道德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孝、悌、忠、恕、勇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过程。成为社会人务虚之用(解决自己与世界的问题,从“活着”到“生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