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化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学习目标
时空坐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消灭的缘由、主要流派及历史意义。
2.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主见及其对早期儒学进展的贡献。
3.把握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主见及其影响。
必备学问·自主学习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消灭
1.背景:
社会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政治、经济、教育、学术等领域消灭重大变化
阶级基础
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活跃起来并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文化基础
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消灭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开头接受教育
2.代表人物(请正确连线):
3.影响:
(1)各家彼此吸取、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3)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进展的基础。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儒学的创立: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
2.儒学的进展:孟子和荀子。
(1)思想主见。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伦理观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荀子
“仁义”“王道”,
以德服人
“君舟民水”
“人之性恶”
(2)历史影响。
①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吸取一些其他学派的乐观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进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
(1)老子。
①地位:春秋晚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思想:
世界观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政治主见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
辩证法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等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
(2)庄子。
庄子的思想主见有:②③(填写正确序号)
①提出“仁政”思想;②把世间万物看作是相对的;③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④主见以法治国
2.法家:
(1)代表人物: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2)主见: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3)影响: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进展趋势。
【核心概念】
“百家争鸣”
“百家”意为数量众多的学派;“争鸣”是指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层和政治力气,针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在辩论中相互融合,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情境思考】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消灭的以儒、墨、道、法为代表的诸家学派“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
这反映了“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历史解释)
提示: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图解识记】
孔子的思想体系
【易错点拨】
1.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动身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与现代意义的民本本质是不同的。
2.孟子继承和进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但不是简洁地继承,而是提出了“仁政”思想,将孔子“仁”的学说扩展为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
【核心概念】
老子的“无为而治”
老子的“无为”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和不为所欲为,反对严刑峻法和苛政。其最高境地是“无为而无不为”。
【易错点拨】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并不等同于今日的“法治”思想。(1)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公平。(2)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法律是用来镇压人民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分。
【情境思考】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人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材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见?(史料实证)
提示:集中反映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和“小国寡民”的社会抱负。
关键力量·素养探究
主题一“百家争鸣”的消灭
“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
1.背景:“百家争鸣”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
(1)经济根源:生产力进展,井田制崩溃,消灭了多种经济因素并存的局面,为学术文化的富强供应了物质基础。
(2)政治状况: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诸侯割据局面消灭,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国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3)阶级关系: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简单,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学术下移,“学在官府”进展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思想和言论空前自由。
2.影响:
(1)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进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进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学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 2025版高考地理第4单元中国地理概况第2课时中国的地形课时作业含解析.doc
- 2025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教案新人教版.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四课课时2挑战与应对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第2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四课第二框明确概念的方法课后习题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山东省高密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1套.docx
- 2025年广东省英德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最新.docx
- 2025年安徽省宁国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一套.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安达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试卷完美版.docx
- 防溺水游戏课件小班教案.pptx
- 2025年吉林省临江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知识点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湖北省电力公司荆州供电公司校园招聘85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详.docx
- 2025年观光车和观光列车司机(N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鉴定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docx
- 2025年青海省德令哈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云南省泸水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及答案一套.docx
- 2025年浙江省平湖市事业单位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小学教师类D类)强化训练题库1套.docx
- 2025年辽宁省盖州市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试题审定版.docx
- 2025年贵州省仁怀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中小学教师类)真题新版.docx
- 2025年山东省蓬莱市事业单位考试(中小学教师类D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重点难点精练试题及答案1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