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读书》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读书》含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①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学习。

16.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前两句直抒胸臆,表明了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难分、得失难明,这可能与作者在现实中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诗人读书时的反应,体现了诗人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特点。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17.读书目的往往对读书行为有影响,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现象。

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答案】16.C17.①陆诗:诗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所以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②辛诗:为解是非得失迷茫,所以仔细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书籍,读到古人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在长廊中摩腹行走思量。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特色的能力。

C.“体现了诗人的恃才傲物、目空一切”错误,体现的是作者对自己人生遭遇的激愤和思考。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先看陆诗。根据“读书本意在元元”可知,陆游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归志宁无五亩园”“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体现了他读书的行为,意思是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即使眼力不好了,也要读上万的文字。据此可知,他宁可不要“五亩园”,即使年老眼花,也要坚持读书。

再看辛诗。“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意思是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自己把平时无用的卷册书籍拿来仔细评读。这两句是说辛弃疾正是对是非得失感到迷茫,便到书中去寻找答案。由此可知,辛弃疾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解是非得失迷茫。三四句写读到古人有趣的情节时,诗人会大笑,笑过之后,站起来揉揉肚子,到长廊下散散步,回味思考。据此可知,诗人读书的行为体现在仔细比照揣摩前人留下的书籍,读到古人可笑之处便掩卷起身,在长廊中摩腹行走思量。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