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结构变形控制与矫正技术交底.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结构变形控制与矫正技术交底(焊接变形监测与调整)

一、施工依据及规范

1.国家标准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强制实施,涵盖设计、施工、验收

全流程)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焊接变形验收要求)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23(焊接工艺及变形控制要求)

2.行业规范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23(协同变形控制)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2017(高温环境下变形防护)

二、变形控制措施

(一)设计阶段控制

1.结构形式优化

–采用对称焊缝布置,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引起的偏心变形。

–优先选用箱形截面或加劲肋结构,提高构件刚度,降低局部变形风险。

2.焊缝设计规范

–焊缝尺寸按承载需求计算,避免过量焊接导致收缩变形;坡口形式优先采

用X形或U形,减少横向收缩量。

(二)工艺控制

1.焊接顺序优化

–遵循“先收缩量大后收缩量小”原则:先焊对接焊缝(如翼缘),后焊角

焊缝(如腹板)。

–对称施焊时,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工艺,分散热输入。

2.温度控制

–预热与层温:板厚≥25mm时,预热温度≥100℃;层间温度控制≤230℃,

防止热积累变形。

–后热消氢:板厚≥40mm时,消氢处理温度250℃×2h,降低延迟裂纹风

险。

3.刚性固定与反变形

–采用夹具或临时支撑固定焊接区域,限制自由收缩。

–预置反变形量(3°~5°),抵消焊缝收缩变形。

(三)施工过程控制

1.材料管理

–钢材矫正后表面无凹痕,划痕深度≤0.5mm,矫正温度符合规范(碳钢

≥-16℃,低合金钢≥-12℃禁用冷矫正)。

2.装配精度

–节点板错位≤1mm,构件组装间隙≤1mm,超差时加垫板调整。

三、焊接变形监测与调整

(一)监测方法

1.几何尺寸监测

–全站仪/激光跟踪仪:实时测量关键节点位移,偏差控制≤L/1500(L为跨

度)。

–超声波检测:焊缝内部缺陷(未熔合、裂纹)检测,一级焊缝全数检验,

二级抽检20%。

2.残余应力监测

–采用盲孔法或X射线衍射法抽检焊接区域,残余应力≤0.2倍材料屈服强

度。

3.外观检查

–焊缝余高≤3mm,咬边深度≤0.5mm且累计长度≤焊缝总长10%。

(二)监测频率

•关键节点:全程监控(如梁柱节点、大跨度桁架节点)。

•常规焊缝:每道工序完成后抽检10%,并记录热输入参数。

四、变形矫正措施

(一)机械矫正

1.设备选择

–采用轧平机或液压矫正机,适用于批量板材及型材的波浪变形矫正。

2.技术参数

–矫正压力≤材料屈服强度的80%,轴辊间距调整至板材厚度的1.2~1.5倍。

(二)火焰矫正

1.加热工艺

–加热温度控制:碳钢600800℃,低合金钢700850℃,严禁超过900℃。

–加热区域呈三角形或线状,冷却方式为自然空冷,禁止水冷。

2.矫正步骤

–先矫正整体弯曲,后处理局部变形;加热后锤击消除残余应力。

(三)特殊矫正技术

•局部加压法:用于角变形矫正,采用千斤顶配合垫板反向施压。

•高频感应矫正:针对薄壁构件,减少热影响区变形。

五、质量验收标准

1.主控项目

–变形量允许偏差:

项目允许偏差检测工具

整体垂直度≤H/1000且≤25mm全站仪

局部弯曲≤L/1500且≤5mm拉线+钢尺

焊缝收缩量理论值±10%焊缝量规

–矫正后材料力学性能复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不低于原材标准值。

文档评论(0)

橘前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制冷、热泵及其他节能环保行业知识,合同、制度、协议等公司文档范本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