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第24讲人口数量与迁移变化
知识点一、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①人口分布不均衡
从半球、纬度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北纬20°~50°地带最为集中。
从各大洲看: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亚洲人口数量最多,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最少、密度最小;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
②人口分布具有趋向性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气候温暖湿润地区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沿河、近海地区:一般来说,近海地区对外联系便利;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都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低平地区: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
世界人口分布趋向城市集中:近现代以来,世界人口越来越向城市(空间相比广阔乡村地区较为狭小)集中,从而使世界人口分布呈现出大小不等的密集点和密集带。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古往今来,我国始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长期保持在20%左右。
1935年,胡焕庸依据点密度,绘出我国第一张人口分布图。依据这张地图,胡焕庸敏锐地发现一条东北一西南向的直线,即瑷珲(现名黑河)——腾冲线,作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描述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①分布很不平衡,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②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
③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分析我国人口空间差异的成因
自然原因:东部多平原,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
社会原因:东部工农业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东部开发早,西部开发晚。
3.区域人口分布特征的描述和分析
(1)人口分布特征描述:定性与定量结合。先说明人口分布是否平衡;再说明人口分布的稠密区和稀疏区(哪里多,哪里少),从什么地方向什么地方递增(递减),或找到明显的地理分界线(该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显著);极值区域,什么地方人分布最多或分布集中,什么地方分布最少;分布形状,分布呈点状、环状、线状还是面状等。一般来说,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呈面状;河流、海岸线、交通线附近人口分布呈线状;沙漠中城市多分布在绿洲区域,人口分布呈点状。
描述一般先总体,后局部,再细节。
(2)人口分布原因分析: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历史是影响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人文因素: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影响因素
人口分布
原因
人文因素
社会生产方式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以农业经济为主
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较稠密
就业机会多、收人入水平高,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
交通
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较多
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政治
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
战争和政策影响人口的流动和增长,进而影响人口分布
历史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开发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经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数量多,密度大
文化
受文化、民族、宗教的影响,人口分布空间上呈现一定的聚集性
对人口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增殖,导致高出生率。
自然因素:
①地形:人类生产生活大多数集中在平原地区。据统计,全世界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海拔1千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其中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50%以上的人口。高山、高原地区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加上气候寒冷风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稀疏。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印度的恒河平原,都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②气候: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人口稀少。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热带干旱区,人口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山地地区。
③水源: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海、沿湖地区人口稠密。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人口稠密。
④土壤:土壤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⑤矿产资源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集聚。
产业革命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7讲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8讲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0讲 气压带和风带.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9讲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1讲 气候专题.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2讲 全球气候变暖.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3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4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5讲 河流的开发利用与湖泊.docx
- 2025届高三地理全套复习讲义 第16讲 海水的性质与洋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