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水体富营养化定义: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现象,它通常是指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以及某些河流水体内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特点: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分类:水华、赤潮第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生命周期理论:氮、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磷是最小限制因子,也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决定因子,其含量通常被作为富营养化的标志。2)食物链理论:自然水域中存在水生食物链,如果浮游生物的数量减少或捕食能力降低,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量,平衡被打破,造成水体富营养化。3)气候:温室效应加速了湖泊退化和土壤干旱的进程,显著提高水生生物的初级生产率成因第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水体富营养化判断标准:氮含量超过0.2~0.3mg/L磷含量大于0.01~0.02mg/L生化耗氧量BOD大于10mg/LpH值7~9的淡水中细菌总数超过10万个/毫升叶绿素a含量大于10μg第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湖泊营养状态分类第7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以总磷年平均浓度进行判断第8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营养物质的来源(自然因素)1、水体深度:深度越浅,阳光透过性越好,水体含氧量也越高,更易产生富营养化问题。2、水体流速:流速越慢,其水循环周期越长,更新速度越慢,营养物质更易沉积在水底。3、水体周围的地质环境:巢湖周围蕴藏有丰富的磷灰石资源,会随着地表水进入湖中,美国的伊利湖亦然。4、适宜的气候条件: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条件下,藻类的繁殖速度会大大增加。第9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工业废水: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偏高。2、生活污水:生物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其中磷主要来自洗涤剂。3、化肥、农药的使用:残留在土壤中,同时不断被淋溶到周围环境(特别是水体中)。4、屠宰场和畜牧场:含有较多氮磷的废水进入水体。营养物质的来源(人为因素)第10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2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赤潮发现次数第13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001年赤潮分布示意图第14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细胞倒卵形,两甲壳组成,前端有V形鞭毛孔,中心有一淀粉核,后部是细胞核,叶绿体大而明显。世界性广布种,分布于热带水域直到亚南极水域。附着在河口或沿岸浅海底的海草上以及浅海底沙粒上,也可有偶然性浮游生活。我国海南省三亚海区珊瑚礁海域的大型海藻上多有附着。本种可产生腹泻性贝毒(DSP)。利马原甲藻Prorocentrumlima(Ehrenberg)Dodge1975赤潮生物的介绍第15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Hada)Hada1968单细胞,略呈椭圆形,长约8~25μm,宽约6~15μm。无细胞壁,由周质膜包被。具两条不等长的鞭毛。藻体活动时,鞭毛常弯曲或与细胞长轴成垂直伸出。每个细胞约有8~20个棕黄色的大盘状色素体,无眼点,有许多无色透明的油粒。世界近岸海域广布种,在温带近海底层水温15~20℃的夏季大量繁殖。该种在大连湾、胶州湾等曾多次形成赤潮。赤潮生物的介绍第16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Ehrenberg1883藻体壳面观呈卵形、亚梨形或几乎圆形。前端圆,后端尖,藻体中部最宽,顶刺尖生,顶生,翼片呈三角形,副刺短,鞭毛孔多个,位于细胞前端。两壳板厚,坚硬,表面覆盖着许多排列规则、凹陷的刺丝胞孔。世界性种,广泛分布于沿海、河口和大洋海域。中国的渤海、东海、香港和南沙群岛等水域也有分布,是形成赤潮的主要种类之一。赤潮生物的介绍第17页,共34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多环旋沟藻CochlodiniumpolykrikoidesMargelef1961游泳单细胞椭圆形,长30~40μm,宽20~30μm。横沟深,左旋,绕细胞1.8~1.9周。链状群体的细胞数一般8个以下、偶尔可见16个。上锥部背面近顶端处有一红色眼点。本种为有毒赤潮生物,能使鱼类致死。世界广布种,常见于暖温带和热带水域。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