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
(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二、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关于节气的选段,完成各题。
节气就是气候变化的节点,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古人把每个季节分为六个节气,一年便有了二十四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cānghǎisāngtián(???),斗转星移,时序轮回,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一)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立春即春季的开始,时序进入春季。此时虽依然chūnhánliàoqiào(???),但寒冬已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自然生机勃勃。立春日有做春饼、赠春盘、食春菜等饮食之俗。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二)立夏:二十四节气,是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这时节,蝼蝈、青蛙开始聒噪着夏日的来临,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三)立秋: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秋,甲骨文像长须长足的蟋蟀。造字本义:天气转凉。蟋蟀出现的季节。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万物开始从fánmào(???)成长趋向成熟。
(四)立冬:古人编写的七十二候,将立冬节气分为3个5天,每5天为一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冬天,水冰地冻,“雪”往往是古代咏冬的诗文里常见的意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是气势pángbó(???)的雪景。
2.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1)cānghǎisāngtián()(2)chūnhánliàoqiào()(3)fánmào()(4)pángbó()
3.根据对联的要求及文段的相关提示,从以下句子中选出分别反映春季和夏季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填写序号)
①东风软系桃花雨②红莲翘指蜻蜓吻③雁语无题桂就章④闻香转角梅方露
⑤碧水吟歌蛙鼓合⑥含笑迎春雪已红⑦菊香不散枫生色⑧西柳轻堆翡翠烟
春季:(1)上联(2)下联
夏季:(3)上联(4)下联
4.下面是语段中的画线句,有语病的一项是(???)
A.关于四季的划分,往往习惯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起点。
B.立春过后,春暖花开,人们喜欢出城玩乐,俗称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C.蚯蚓也忙着帮农民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也都争相出土,万物至此皆日日攀长。
D.立秋,也意味着降水、湿度等,趋于减少或下降。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
5.下列有关《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书共十二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书名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C.《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共产党北上抗日。
D.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赏的。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徒歌也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咨;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用不着费话。重叠可以说原是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调协,似乎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
(1)这段文字选自《经典常谈》中的一篇,这一篇主要讲的经典是《》
(2)文段中所说的“重叠”就是我们学过的的形式。
(3)这种形式失去主要地位是因为。
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4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5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福建省福州十九中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开学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城区2024—2025年三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4-2025学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