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湖上晚归》林逋
2.(2023新课标Ⅱ卷,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湖上晚归
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1
2
3
4
5
1
2
3
4
5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解析]“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错误,“鸡犬林萝隐隐声”的意思是鸡鸣、犬吠之声在林萝间隐隐传出,与“湖上晚归”的诗题相呼应,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并没有被破坏,心情也一直是恬淡安宁的。
1
2
3
4
5
1
2
3
4
5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王国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指的是自身的观点、情感会投射到景物中。题干问的是“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那么我们就要关注诗人的心态和诗中景物的特点,先分析诗人的心态,然后分析这一心态与诗中景物的关联。结合诗歌标题可知,此诗写于诗人归家途中,而首句中的“归思清”直接点出诗人的心态,此时的他心境澄清,心态平和。然后分析在这一心态的影响下诗中景物的特点。由“浑恐是蓬瀛”可知,归家途中的景物优美,让人如入仙境。因为诗人的心态是平和静谧的,所以在他的眼中,“桥横水木”“寺倚云峰”,宁静安详;“翠羽湿飞”“红渠香袅”,灵动明快。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引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
1
2
3
4
5
1
2
3
4
5
【诗歌鉴赏】首联写诗人乘船回家,途中景色迷人,仿佛仙境。诗人头枕船舷,归意弥清,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行在蓬瀛仙界。诗人隐居湖边,少了世俗的忧虑,表现出澄清的心境、逍遥的姿态。颔联展现归途中的静态景象,“桥横水木”“寺倚云峰”,景物悠然,时值秋天,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沉浸在夕阳晚照之中,格外宁静,诗人尽情地享受着晚霞的沐浴,这些都委婉地写出诗人内心幽静安闲,并不急于回家的状态。颈联由远及近,转而描写归鸟和红荷,雨后初晴,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被诗人的船桨惊动,振翅回避。湖面微风轻拂,荷花姿态婀娜,清香馥郁,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如见避”“似相迎”以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翠鸟、红荷的状态,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尾联写船儿不紧不慢地在水面行驶,风平浪静,不知不觉地就到达了诛茅地,远远地听到鸡鸣、犬吠之声。靠近目的地,诗人心境愈发恬淡。
1
2
3
4
5
1
2
3
4
5
【白话诗歌】卧枕船舷,归家途中思绪逐渐清晰,举目四望,怕不是进到了蓬瀛仙境。桥横水面,花木映水,已是满眼秋色,寺庙背倚云峰,正值傍晚雨后初晴。翠鸟扑打湿羽飞走,像是见到人后回避,红荷芬芳香气缭绕,好似以此热情相迎。依稀渐渐靠近隐居的茅草屋,林萝间能隐隐听到鸡犬之声。
1
2
3
4
5
1
2
3
4
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