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3课百日维新

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高潮——百日维新,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1.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变法形势高涨。

2.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的高潮。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8页

一、救亡与变法的呼声再起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德国强占胶州湾。

(2)俄国强占旅顺和大连。

(3)法国强租广州湾。

(4)英国租借“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

2.表现: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阶段

(1)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五书》,产生重大影响。

(2)康有为上书光绪帝《上清帝第六书》,主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

(3)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和《俄彼得变政记》等书籍。

(4)1898年春,康有为发起组织保国会,很快,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

(5)在各种改革力气的推动下,维新变法形势进一步高涨。

[深化认知]

维新变法运动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产物,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进展的产物与表现,是先进的中国人从学习西方器物递进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进展与深化。

二、百日维新

1.开头: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

2.内容

内容

作用

政治

鼓舞官绅士民上书言事;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

经济

设立农工商总局,鼓舞进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接受机器生产;嘉奖制造;设立铁路、矿务总局,鼓舞商办铁路、矿业;创办国家银行,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

文教

改革科举,废除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鼓舞私人办学,选派学生到海外留学;筹设特地学校;设立译书局,组织翻译外国书刊

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军事

精练陆海军,装备新式武器;按新法练兵;裁撤旧军队

增加国防力气

3.局限:未实行“行宪法,大开国会”、设立制度局等措施。

4.意义: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

(1)经济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

(2)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治,初步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3)文化上:有利于传播先进科学文化。

(4)军事上:有利于增加国防力气。

[思维点击]

戊戌变法实施仅几月间,就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效果,激荡神州、兴奋人心,消灭了“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阅览奏章,犹不能尽”。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请回答:

(1)材料说明白什么问题?

(2)这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提示:(1)官绅士民参政乐观性高,纷纷上书言事。

(2)“人人……举国鼓舞欢蹈”不符合事实,由于维新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网络构建]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9页

探究一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史料一万国报馆,谈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苟安旦夕,歌舞湖山而不行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行得矣。

自台事(割让台湾)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行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暴乱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史料二1898年

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

其次,肯定舆论,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咸通……

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公平……皇上每日亲临……

(1)依据史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主要背景。

(2)史料二中康有为恳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

(3)《应诏统筹全局折》在变法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提示:(1)甲午战斗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国内阶级冲突不断激化。

(2)有利于依靠皇帝的权力来推行新政;有利于维新派和学问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推动中心政府行政机构的改革。

(3)《应诏统筹全局折》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百日维新的社会条件

客观条件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进展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气登上历史舞台

组织基础

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相继成立

维新主力

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学问分子群体

对应训练

1.19世纪末,维新运动兴起的缘由和条件包括()

①早期改良主义思潮②甲午战斗加深了民族危机③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进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①②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条件,③是维新运动兴起的根本缘由,因此①②③都符合题意,选D项。

答案:D

探究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