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3.结合题目,说一说作者是如何体现“统一”这一思想的。诗人借助简单的意象,推演出世间万物的规律,用富有艺术感的描述,做出人生规律的解答,阐释了世界的统一性,和其构成的更高层次的美——和谐的美。诗人以叶、花、果实、树木为意象,从整体的集合概念回归本质,发掘从复杂现象总结简单规律的路径,实现对生命的思考。把握主旨通过这五首诗的学习,大家感受到了现代诗歌特有的丰富情感和朦胧意境。课下大家可以再找一找沈尹默、戴望舒、芦荻等人的其他诗歌读一读,让这些对生活充满思考和热爱的诗人,指引我们去追求生活中的美好。作业本作业:请完成对应练习。实践性作业:1.选择一首诗,创作一幅插画或设计一张海报,展现诗歌的意境与氛围。2.将所选诗歌与音乐相结合,选择一首与诗歌情感或主题相契合的音乐作品,创作一段配乐朗诵视频,展现你的创意和朗诵才能。新课导入课堂总结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芦荻短诗五首—第一单元断章风雨吟卞之琳统一聂鲁达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月夜》和《萧红墓畔口占》两首诗,对新诗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剩余的三首诗歌。断章作者介绍卞之琳(1910—2000),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他是推动中国新诗由提倡格律的新月派向现代主义诗歌过渡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既讲究章节的整饬、文字的洗练,更注重感觉的新鲜、想象的独特,富于象征意味。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合集《汉园集》等。本诗选自卞之琳的《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据诗人自己说,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自成一篇。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背景资料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跳跃的思维,展现了生活中的片段与瞬间。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富有哲理的《断章》。1.朗读诗歌,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朗读诗歌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935年10月2.听范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哲理。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的跳跃,展现了生活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现在,请大家一起品味《断章》那独特的意境,感受其中的韵味与哲理。1.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品味意境“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2.诗歌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两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两个画面中的意象分别有什么联系呢?第一个画面中,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一个人在桥上看风景,此是赏者;但楼上看风景的人,又把桥上人当成风景进行欣赏。第二个画面中,由“装饰”建立关联,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又和明月一起,成了“别人”梦的内容。3.从诗人描绘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的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这首诗描绘了“看”与“被看”、“装饰”与“被装饰”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主客体相对关系的哲理性思考:宇宙万物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把握主旨风雨吟作者介绍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1935年前后开始发表作品。他的诗以含蓄凝练的语言表现现代生活,洋溢着强烈的时代精神。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1941年12月,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着我中华大地,那时的中国风雨如晦,阴霾遍布,生灵涂炭,诗人芦荻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风雨,也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心中积聚着的愤怒的力量,他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诗。背景资料1.请大家一起朗诵《风雨吟》,划出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感受其中的韵味与力量。朗诵诗歌风雨吟芦荻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舵手的心,在/大地/风雨的海上。1941年12月2.听范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哲理。1.“奔”两字有什么表达效果?首节中的“卷”品味意境“卷”“奔”两个动词极为生动,突出风雨气势之猛烈,描绘出了此时“大地”的动荡、不安和被裹挟的状态,将“大地”与大海自然地联系起来。2.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且没有人生阅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01 古诗文梳理 古诗文默写 古诗词曲.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练习 02 专题突破 阅读 专题4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授课课件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 第1课时.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讲义 02 古诗词梳理 1、爱国忧民类(18首).ppt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中考语文精品课堂讲义 第四部分 专题二 写作训练.ppt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与策略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女性消费者特点与消费趋势.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地方文化特色展现.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年轻消费者群体研究.docx
- 节日礼品行业中的文化营销策略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