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1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素养评价检测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课时素养评价十一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进展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24·南通高一检测)下面是民国时期我国华商棉纺织业进展状况表。

时间

厂数

纱锭(单位:枚)

布机(单位:台)

民国四年

22

544010

2254

民国八年

29

659721

2650

民国十一年

64

1593034

7817

表中现象消灭的最直接缘由是 ()

A.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B.国民政府实行了有效措施

C.进口棉纺织品削减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解析】选C。材料数据表明,民国四年(1915)、民国八年(1919)、民国十一年(1922)我国华商棉纺织业进展快速。依据所学学问可知,这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临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直接关系,即进口棉纺织品削减,故C正确;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的表现是列强在华倾销商品,故A错误;国民政府此时尚未成立,故B错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也不是最直接缘由,故D错误。

【补偿训练】

1915年,民族资本家荣氏兄弟创办了申新纱厂。下图是该厂建厂初期的盈利状况,图中数据能够说明 ()

A.清朝末年洋务企业的兴起

B.甲午战斗后民族工业的产生

C.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进展

D.国民政府前十年经济的增长

【解析】选C。本题留意图中的时间“1915-1920年”及申新纱厂盈利状况,这是国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国内看,中华民国建立实行嘉奖进展实业的举措;国际上,欧洲列强忙于战斗,临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故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较大进展,选C;A、B、D与图中的时间范围不符,故排解。

【深化点拨】从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消灭的缘由来看,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只是民族工业快速进展的缘由之一,其主要缘由是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临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这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展供应了契机。

2.(2024·贵阳高一检测)“商人之恃以战斗者,厥为广告。譬之两方搏战……广告,枪炮也。果广告之得其逞,则枪炮锐利,可操胜算;反则一无所能,拱手让人而已。”这种现象说明清末民初 ()

A.商业竞争意识深厚 B.广告打算商业成败

C.民族资本主义进展 D.商人对外发动商战

【解析】选A。材料涉及的是商人之间的广告战格外激烈,反映了当时商业竞争较为激烈,故A正确;B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会读,夸大了广告的作用,排解;材料体现的是商业竞争,不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进展,排解C;材料涉及的是国内商人之间的广告竞争较为激烈,没有涉及外国,排解D。

【补偿训练】

(2024·太原高一检测)民国初期,《申报》广告大多都是对洋货的宣传,到1919年《申报》广告中常常会消灭支持国货的标语,这种现象()

A.主要源于民族工业的产生

B.代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扭转了崇洋享乐的消费风气

D.有助于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解析】选D。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种现象有利于民族工业的进展,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故D正确;A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月前后,不是消灭材料中现象的缘由;B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斗之后已经兴起,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广告中消灭支持国货标语的现象不能起到“扭转”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D。

3.下面是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示意图。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实业救国兴起 B.国际局势稳定

C.社会性质转变 D.政府政策推动

【解析】选D。示意图反映了1934—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额增多、进口额削减的状况,体现了在这一时期我国民族经济的进展,其主要缘由是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国民经济进展的政策,故选D。“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解A,B、C不符合史实,故排解。

【补偿训练】

1928年,蒋介石在参与一个国货展览会的开幕式时便曾经宣称:“国民政府是要提倡国货,要振兴实业,要挽回利权,使外国货在中国没有销路,大家都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为此,国民政府 ()

A.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掌握

B.建立中华民国,抵制日货

C.促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临时放松侵略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解析】选D。从“1928年”“要振兴实业”“用国货来打倒帝国主义”等关键信息可看出,南京国民政府为此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来进展民族工业,故选D。其他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解。

4.(2024·安庆高一检测)1939年6月,重庆只有机器工厂69家,1940年6月就增加到112家,年底更是达到185家,当时资本总额已达794.8万元……至1942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