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2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第35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3专题12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第35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时跟踪含解析人民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模块三专题十二第35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9)有学者指出:“(向西方学习)就经济方面而言之,咸同两朝,偏重在求强;光宣两朝,偏重在致富。”材料中的转变()

A.表明洋务运动顺应了时代进展的潮流

B.体现出清政府依据时代变化适时变革

C.说明民族危机促进了晚清经济思想近代化的转向

D.体现了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到制度的历程

解析:选C据材料就经济方面而言,由咸同的求强到光宣的致富,说明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加速了经济思想的近代化过程,故选C项;在经济方面对西方的学习并不仅仅包括洋务运动,存在以偏概全之嫌,排解A项;材料只体现了经济方面对西方的学习,并不能由此说明清政府适时变革,排解B项;经济方面对西方的学习,不能体现由技术到制度的学习历程,排解D项。

2.(2019届河南郑州三模,29)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之说,他提出的重儒官、复乡职、公选举以及复陈诗等论,都立足于“通上下之情起见”,体现了西方的公举和公论的某些颜色。该主见()

A.属于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

B.肯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

C.为戊戌变法供应了理论基础

D.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

解析:选B冯桂芬主见“通上下之情”和学习西方实现“君民不隔(统治者与人民要有沟通互动)”,这在肯定程度上突破了体用的藩篱,故选B项;这一时期冯桂芬的思想仍属于洋务思想,排解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思想为戊戌变法供应理论基础,排解C项;只是有西方的“民权”颜色,没有明确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排解D项。

3.(2019届福建厦门一模,29)《万国公报》是由英美传教士主办的教会刊物。甲午战斗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斗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年,其发行量快速增加,“购阅者大都达官贵介名士商绅”。材料表明当时()

A.外媒报道相对客观公正

B.民众爱国意识快速觉醒

C.教会左右清廷政治变革

D.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东渐

解析:选D材料中“甲午战斗前后,该报系统报道战斗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1896年,其发行量快速增加”表明民族危机推动西学传播,故选D项;“该报系统报道战斗全程,并在对时局的评论中袒日排俄、抨击清政府腐朽无能、宣扬变法”表明外媒报道没有客观公正,排解A项;材料表明在民族危机冲击下,促进西学传播,材料没有涉及民众爱国意识和清廷政治变革,排解B、C两项。

4.(2019届安徽安庆示范中学高三4月联考,28)戊戌变法前,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

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

解析:选B依据材料“戊戌变法前……提倡尊孔保教……到了1902年……公开反对保教”,表明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思想,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解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进展,排解C项;维新派主见改良,且梁启超不能代表整个维新派,排解D项。

5.康有为“从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又从怀疑经典转向‘大讲西学’,最终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又回过头来重新解释经典”。这反映了康有为()

A.欲使儒家思想近代化

B.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

C.主见以西学取代中学

D.调和了中西文化冲突

解析:选A依据材料“崇尚经典走向怀疑经典……吸取了西学中的近代精神……重新解释经典”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康有为对儒家思想重新解释和整合,使其走向近代化,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康有为借传统文化推行变法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以西学取代中学的主见,故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排解。

6.(2020届山东滨州高三开学考试,17)严复在1895年说:“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而在1918年又提出:“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说明严复()

A.不能理性客观看待中西文化

B.以维新变法来否定传统文化

C.受一战影响对西方文明无望

D.思想观念具有阶级的局限性

解析:选C依据材料“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可知新文化运动时期受一战影响对西方文明无望,他否定西方文明,主见回归传统文化,故选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