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综合检测卷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综合检测卷含解析中图版必修2.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9-

第一章综合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之间的地区。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读图,完成第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例最大的纬度范围是()

A.10°S~20°S B.20°N~30°N

C.30°N~40°N D.40°N~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有的主要缘由为()

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

【答案】1.B2.C【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20°N~30°N占全球人口比例为23.2%,是最大值。第2题,依据全球海陆分布可知,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洋占主体,40°S~50°S范围内陆地面积狭小,故人口稀有。

在地理争论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为地区人口分布的综合统计与表示方法之一,人口集中指数反映的是人口分布在地域上的集中状况。读表,完成第3~4题。

表1东北地区人口分布重心

年份

1990

2000

2010

2013

经度

125.01°E

124.98°E

124.97°E

124.95°E

纬度

42.93°N

42.86°N

42.84°N

42.83°N

表2东北地区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

年份

1990

2000

2010

2013

指数

0.3236

0.3250

0.3294

0.3314

3.东北地区()

A.人口重心移动趋势由西北向东南

B.人口分布的趋势是越来越分散

C.人口分布越来越向不均衡态势进展

D.人口分布区趋于均衡

4.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且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①三江平原—气候②松嫩平原—土地③鞍山—石油④大连—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3.C4.D【解析】第3题,依据经纬度推断人口重心移动趋势是由东北向西南,A项错误;由人口分布的集中指数越来越高推断,东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越来越集中,B项错误;人口集中指数越来越大,人口分布重心趋向西南,据此可推断东北地区人口稀疏区和人口稠密区的差异渐渐增大,人口分布向不均衡态势进展,C项正确、D项错误。第4题,三江平原气候严寒,生存条件恶劣,人口分布并不密集,①错误;松嫩平原土地面积宽广,土壤肥沃,商品农业发达,吸引了人口集聚,②正确;鞍山利用丰富的铁矿资源进展了钢铁工业,吸引大量人口集聚,③错误;大连临海,交通便利,是东北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吸引了大量人口集聚,④正确。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读“2018年重庆市部分区域(地域)的面积与常住人口表”(下表)。据此,完成第5~6题。

项目

渝中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北碚区

面积/平方千米

23

396

431

751

常住人口/万人

64.95

113.39

118.69

78.62

5.在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四区中,最稠密的区域(地域)是()

A.渝中区 B.沙坪坝区

C.九龙坡区 D.北碚区

6.对现代社会人口分布起打算性影响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

B.开发时间长短

C.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D.人口素养凹凸

【答案】5.A6.C【解析】第5题,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人口密度能从数量上反映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经计算可得,渝中区为2.82万人平方千米,沙坪坝区约为0.29万人平方千米,九龙坡区约为0.28万人平方千米,北碚区约为0.10万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为渝中区。第6题,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主要制约因素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展而不断变化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社会,自然条件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导因素,在社会生产力快速进展的现代,其主导因素却是社会经济条件,即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

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气候、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第7~8题。

7.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A.西部高原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大自流盆地

D.东南沿海地区

8.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气候因素 B.交通因素

C.开发历史 D.矿产分布

【答案】7.D8.D【解析】第7题,从人口密度可以看出,澳大利亚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8题,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绝大部分为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潮湿,加上临海交通便利,欧洲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故人口较稠密。与图中其他地区相比,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

下图是美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