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五观察与批判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五观察与批判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下册.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5-

第六单元素养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乐;苦闷哀痛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固然,天地万物不会欢乐,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他们身上。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庄子·秋水》篇中,庄子观察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欢快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欢快的。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赏识并为之感到开心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移情和感受不同。在感受活动中,主风光对客体,主客体是分别的,界限是清楚的。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醉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地;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抖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也就是说,在移情之际,不但物我两忘、物我同一,而且物我互赠、物我回还。清代大画家石涛在描述自己创作的心理状态时所说的“山川脱胎于予,予脱胎于山川”“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就是审美移情中的物我互赠、物我回还的情境。

(节选自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有删改)

材料二: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很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颖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外形、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消灭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制造,所以艺术家强调师法自然,国画大师刘海粟就曾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沟通、融合而共同制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沟通,通过艺术家的观看,再制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看,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明媚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奇特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宠爱。有学者争论发觉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安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不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由于哲理本身的规律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像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奇特的情感,达到奇特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规律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选自梁衡《山水为何有美感》,有删改)

材料三:有些理论家和艺术家力主用联想来解释审美体验,并不认为有什么纯粹的音乐、绘画、舞蹈等。白居易的《琵琶行》写琵琶女所弹的声音,就是用各种联想的意象来描写来表现的,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理论家依据这样一些事例,认为人们宠爱音乐,从音乐中获得愉悦,并不是由于赏识声音本身的和谐等,而是由于音乐能唤起视觉或听觉的意象(即联想)。然而,也另有一些理论家和艺术家认为,审美体验不但与联想无关,而且联想还会阻碍审美体验。在他们看来,自然和艺术的美都在形式而不在内容,赏识者不能靠题材唤起的联想来获得美感。反之,只能在摒弃联想的状况下,靠对艺术形式的直观以猎取美感。要是在赏识这些艺术时产生联想,那恰好是走出了艺术境地,进入了有用境地,审美体验就丢失殆尽。他们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只有让我们的留意力专注于一个独立的意象上面凝神于一,不左顾右盼,才能沉醉于审美的愉悦之中。而联想则使赏识者精神不集中,从而导致意识由审美对象向非审美对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济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E3QQ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