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减少氮磷损失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pdf

减少氮磷损失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卷第4期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Vol.1,No.4

2000年8月TechniquesandEquipmentforEnvironmentalPollutionControlAug.,2000

减少氮、磷损失,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

郑皓皓胡晓军贾敬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摘要

本文从改进肥料施用技术、改性现有肥料、阻断农田氮磷损失的物理和化学措施、运用生

物学途径以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方面综述了当前提高氮、磷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对环

境污染的途径。

关键词:肥料效率氮磷损失环境影响途径

施肥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它是保持

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措施。施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和改良土壤,改善农产品的品质及作物的抗寒和抗霜冻性能。1978年世界肥料会议认

为,发展中国家过去25年所增产的粮食,约有30%是由于化肥的施用,对谷物的增产,约

[1]

有50%是由于化肥的施用。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

此化肥的用量也逐年增加。我国从1952~1987年化肥用量由7.8万t增加到2010万t,

粮食产量由1.37亿t增加到4.02亿t,到1997年,化肥用量已达到3980.7万t,而粮食

产量为4.94亿t。这表明化肥的投入明显虽促进了粮食增产,但同时也可看出单位肥料

的增产效率在明显下降。世界观察所的资料表明,1950~1985年世界化肥用量增加了8.

[2]

3倍,但谷物产量仅增加了1.68倍。这一现象一方面归因于施肥量和粮食产量之间存

在着报酬递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相当一部分肥料通过各种途径损失了。肥料的损失既

和环境条件、土壤特性、肥料类型及作物种类有关,又和不科学的施肥方法及不合理的肥

料结构等人为因素有关。这不但降低了肥料应有的效益,而且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土壤中的氮素通过淋溶、渗漏进入地下水,造成硝酸盐含量增加;在许多地区,农业面源贡

献的N、P是造成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作为温室气体之一的NO有90%来源2

[3]

于农业活动和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过程。因此,如何有效减少农田的氮、磷损失,提高

作物对肥料的吸收利用效率,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环境意义,因而成为农

业、土壤、生态、环境科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概述了当前减少肥料损失

及其对环境危害的研究现状和所采用的控制措施。

一、控制施肥总量,改进施肥技术

在我国东南沿海高产区及经济发达地区,如京郊、苏南、上海等地,氮、磷肥施用过量。

化肥并非施得越多越增产,而是有一合适的限度,称为经济适宜产量施肥量。获得最高产

34郑皓皓等:减少氮、磷损失,控制其对环境污染的途径1卷

4]

量的施肥量并不是最经济的施肥量。赵定国根据已有肥料用量与产量关系的试验数

据计算证实,在达到最大收获量之前,有一个基本平产范围,其施肥量很宽,如施肥75kg/

亩产量达到最高,再施肥产量反而下降,当施肥量减少至60kg/亩时,施肥量比最高产时

5]

减少20%,但产量仅降低了2%。另据顾主良等研究,在太湖地区稻麦轮作条件下,麦

季在氮肥施用量减少31.8%的情况下,并未显著降低作物产量,作物未利用的氮减少

50%左右。因此不能为了单纯追求高产而盲目大量施肥,否则不但经济上不合算,而且还

加速了肥料的损失,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据报道,NO的排放损失在施肥量超过最

文档评论(0)

徐风寒山肆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